谒金门·花过雨

李好古 〔宋代〕 李好古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谒金门·花过雨》为南宋词人李好古所作的一首词,上片对“花儿”“燕子”的描写,表现战争所造成的家园破败的景象,下片引向社会现实,揭示造成家园破败的原因。此词托物寄情,通过上下两片的对比,表现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统治者的失望。词兼用明快、严肃、含蓄、幽默的多种手法,浑然成篇,自成一格。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2)。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3)处。

一阵雨水的刷洗,红白交集,又是落花满地。燕子回来了,却不闻呢喃的欢叫,因为已找不见过去的窝巢。

谁在玉关(4)劳苦?谁在玉楼(5)歌舞?若使胡尘(6)吹得去,东风侯万户(7)

谁在玉门关流血流汗?谁在白玉楼歌舞寻欢?如果能把胡尘吹光,天下安康,就给东风封侯也是应当。

注释

(1)谒金门: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调见五代南唐冯延巳《阳春集》。

(2)红素:指花色红、白相间。

(3)觅:寻找。

(4)玉关:玉门关的省称,借指南宋抗战前线。

(5)玉楼:豪华的高楼大厦,代指歌舞之地。

(6)胡尘:指蒙人发动的战争,异族(金或蒙古)侵略。

(7)侯万户:万户侯。

创作背景

蒙古灭金和西夏之后,便南下取宋。蒙古军队先攻下今之四川,后又攻克大理(云南),并曾到达鄂州(湖北武昌)。景定元年(1260)宪宗蒙哥死,忽必烈自立为帝。遂沿江东下,全力攻宋。都城临安(浙江杭州)岌岌可危,而统治者仍沉迷歌舞。为了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统治者的失望以及时局的关心作者写下《谒金门·花过雨》此词。

拼音版

jīnmén··huāguò

huāguòyòushìfānhóngyànziguīláichóujiùcháochù

shuízàiguānláoshuízàilóuruòshǐ使chénchuīdōngfēnghóuwàn

作者简介

李好古

李好古

南宋词人

李好古(?—?),字仲敏,高安人,也有记载说是下邦(陕西渭南)人。乡贡进士,生卒年不详,南宋宁宗时人。有《碎锦词》一卷,今存词14首。或谓此首《谒金门》为同名作者所作,从《碎锦词》存作的风格来看,似不成立。“自署乡贡免解进士”。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