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是唐代大诗人杜少陵的组诗作品,共七首。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
江上被花恼不彻(1),无处告诉只颠狂(2)。
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堪,无处讲述这种心情只好到处乱走。
走觅南邻(3)爱酒伴,经旬(4)出饮独空床。
来到南邻想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他床已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1)彻:已,尽。
(2)颠狂:放荡不羁。颠,即“癫”。
(3)南邻:指斛斯融。诗原注:“斛斯融,吾酒徒。”
(4)旬:十日为一旬。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诗人感到很满足,“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所以,时值春暖花开,更有赏心乐事,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第二年(一说第三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春暖花开的时节,杜甫本想寻伴同游赏花,未能寻到,只好独自在成都锦江江畔散步,每经历一处,写一处;写一处,又换一意;一连成诗七首,共成一个体系,同时每首诗又自成章法。这组诗,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颇为突兀,见出手不凡。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忽曰怕春,语极奇异,实际上是反语见意。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第五首写黄师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第七首总结赏花、爱花、惜花。这组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它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这组诗,每首都紧扣着寻花题意来写,每首都有花。第一首起句的“江上被花恼不彻”和末首的“不是看花即欲死”遥相呼应,真如常山蛇,扣首则尾应,扣尾则首应,而其中各首都抓绘着赏花、看花,贯串到底。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一》「江上被花恼不彻」,花恼人,实际上是花惹人爱。花在江上,花影媚水,水光花色,更是可爱。「颠狂」两字把爱花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于是诗人觅伴赏花,「走觅南邻爱酒伴」。可知杜少陵是找他的邻居一同赏花的。「经旬出饮独空床」,明写这位爱酒伴是出饮,但他该也是独自赏花去了。这「无处告诉只颠狂」写的是两个人的事——他们都到江畔独步寻花去了。也可能寻花的还有更多的人,谁都爱美。这七首绝句写寻花,贯穿了「颠狂」二字,这第一首诗是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