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司勋

李商隐 〔唐代〕 李商隐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杜司勋》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杜司勋”即指唐代诗人杜牧。此诗高度评价杜牧“伤春复伤别”之作,称赞其诗歌高超的艺术水平。全诗既突出了杜牧的文学地位,表达了作者对杜牧的倾慕之情,也寄托了作者自己对时代和身世的深沉感慨,暗含着诗坛寂寞、知音稀少的弦外之音,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高楼风雨(1)斯文(2),短翼差池(3)不及群。

高楼上风雨如晦感动于杜司勋的诗文,他羽翼短小无力奋飞赶不上同群的人。

刻意(4)伤春(5)(6)伤别(7),人间唯有杜司勋。

倾注心血刻意写诗感伤时事又伤离别,人世间值得推崇和赞誉的只有杜司勋!

注释

(1)风雨:语出《诗经·国风·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抒写风雨怀人之情。此借意以怀杜牧,并以风雨迷茫之景象征时局之昏暗。

(2)斯文:此文,指他当时正在吟诵的杜牧诗作,即第三句所谓“刻意伤春复伤别”之作。

(3)差池:犹参差。指燕飞时尾羽参差不齐。语出《诗经·国风·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马瑞辰通释:“差池,义与参差同,皆不齐貌。”此谓自己翅短力微,不能与众鸟群飞比翼。此自谦才短,又自伤不能奋飞远举。

(4)刻意:有意为之,此指别有寄托。

(5)伤春:因春天到来而引起忧伤、苦闷。

(6)复:又。

(7)伤别:因离别而悲伤。

创作背景

《杜司勋》此诗当作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春天。安史之乱以后,李唐王朝便日渐衰弱。从唐穆宗朝开始的牛李党争使整个朝廷更加混乱。在党争中,杜牧离开长安,几近家破人亡,无以存身;李商隐也不能幸免,一路外放,生活每况愈下。随着唐宣宗即位,为党争牵累的杜牧、李商隐,从外放地陆续回到京城长安。大约在大中三年(849年)前后,这两位诗人久别之后,终于重又聚合。当时杜牧任司勋员外郎兼史馆修撰,李商隐在京兆府担任代理法曹参军。因为彼此之间的私下情谊,他们在这段日子里有过频繁的相处交游,有过密切的来往酬唱。在《全唐诗》的《李商隐卷》中收录的《杜司勋》和《赠司勋杜十三员外》都作于此时。

拼音版

xūn

gāolóufēnggǎnwénduǎnchāchíqún

shāngchūnshāngbiérénjiānwéiyǒuxūn

作者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