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

李商隐 〔唐代〕 李商隐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野菊》是唐朝诗人李商隐所做的七言律诗,诗人自桂幕归京后,暂代京兆府某曹参军。京兆府掾曹位卑职微,此期生活相当困窘。李商隐借咏菊表达对自身命运的感喟,他欣赏菊花的高洁,以菊自比,但表述更多的却是孤芳自赏的寂寞,以及想要摆脱这一处境却无能为力的压抑无奈。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苦竹(1)园南(2)(3)边,微香冉冉泪涓涓(4)

从一片苦竹园漫步向南,来到起伏的椒坞边。野菊的微香四处飘散,花上的秋露似泪珠点点。

已悲节物(5)同寒雁,忍委芳心(6)(7)暮蝉。

令人同情的野菊寂寞无伴,如同寒风中飞行的孤雁。满腹惜花的心情有口难言,怎忍心托付傍晚的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8)相伴省他年(9)

夕阳中有一条弯曲的小路,我独自走来徘徊无数。一只酒杯与我亲密相伴,乘着酒兴将往事浮想联翩。

紫云(10)新苑移花处,不取(11)霜栽(12)御筵(13)

紫云东来,随风飘荡,御苑移花,充满吉祥。但是野菊却受人轻待,无人选栽排斥在御筵之外。

注释

(1)苦竹:指野菊托根在辛苦之地。竹为苦竹,而椒味辛辣,皆以喻愁恨。

(2)椒:灌木名。

(3)坞:四周高中间低的地方。

(4)泪涓涓:形容花上的露珠、水滴。

(5)节物:具有季节性的景物。

(6)芳心:惜花之心。

(7)与:同。

(8)清尊:指当年顾遇。

(9)省他年:回忆往事。省:察记。

(10)紫云:指中书省。开元元年曾改中书省为紫薇省,令日紫薇令。此指令狐绹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

(11)不取:对令狐绹不加提携表示怨望。

(12)霜栽:指傲霜的秋菊。

(13)御筵:宫中筵席。

创作背景

《野菊》这首诗作于大中三年秋天(公元849年),此时李商隐任京兆很留参军,精神上正处于非常苦闷的阶段。在仕途上他进取不利。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的。

拼音版

zhúyuánnánjiāobiānwēixiāngrǎnrǎnlèijuānjuān

bēijiétónghányànrěnwěifāngxīnchán

láidāngqīngzūnxiāngbànxǐngnián

yúnxīnyuànhuāchùshuāngzāijìnyán

作者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