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无衣

诗经 〔先秦〕 诗经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唐风·无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历代学者对此诗主旨有较多分歧,有人以为此诗系赞美晋武公请求命服之事,有人以为是一首答谢赠衣之诗,还有人以为是览衣感旧或伤逝之作。全诗二章,每章三句,两章字句大体相同,是典型的重章叠句,具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回肠荡气之效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岂曰无衣?(2)兮。不如(3)之衣,(4)(5)兮。

难道我没衣服穿?我有衣服六七件。只是不如你的衣,穿上舒适又美观。

岂曰无衣?(6)兮。不如子之衣,安且(7)兮。

难道我没衣服穿?我有衣服六七件。只是不如你的衣,穿上舒适又温暖。

注释

(1)唐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二篇。

(2)七:虚数,非实指,言衣之多;一说七章之衣,七命之服,诸侯的服饰。

(3)子:第二人称的尊称、敬称,此指制衣的人;一说指周王。

(4)安:舒适。

(5)吉:美,善,好。

(6)六:即六套衣服,亦非实指;一说六命之服,指在王朝为卿者的命服。

(7)燠:暖热,温暖。

创作背景

关于《唐风·无衣》的背景,《毛诗序》云:“《无衣》,美晋武公也。武公始并晋国,其大夫为之请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史记》:曲沃,桓叔之孙武公,伐晋灭之,尽以其宝器赂周嫠王。王以武公为晋君。列于诸侯。此诗盖述其请命之意。”“釐王果贪其宝玩,而不思天理民彝之不可废,是以诛讨不加,而爵命行焉。”这一说法今人多表示怀疑,如程俊英《诗经译注》就认为“恐皆附会”。高亨《诗经今注》认为“有人赏赐或赠送作者一件衣服,作者作这首诗表示感谢”。有人根据诗意猜测,诗人可能是一个民间歌手,他本来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妻子,家庭生活十分美满温馨,不幸妻子早亡,一日他拿起衣裳欲穿,不禁睹物思人,悲从中来,因作此诗。

拼音版

tángfēng··

yuēzhīānqiě

yuēliùzhīānqiě

作者简介

诗经

诗经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诗经》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