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隔水残霞明冉冉,小山三四点。
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日日绿盘疏粉艳,西风无处减。
《谒金门·凭画槛》是清代词人厉鹗所写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雨后登楼远望。“凭画槛”二句,总写雨后登楼,凭栏远望所感。“隔水”二句,写残霞冉冉,小山点点。此词下片写秋风起,荷叶疏,荷花谢。“艇子”二句,写想乘艇去湖上折荷花。“日日”二句,写秋风阵阵,荷叶荷花正逐渐凋谢稀疏。这首词写词人雨后登楼远望西湖秋景,寄寓了词人对好景不常,时光易逝的感叹。全词围绕西湖雨后秋景,描绘了“残霞”、“小山”、“绿盘”、“粉艳”、“西风”,突出了秋色与秋意。全词色彩鲜明,形象生动。
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凭画槛(1),雨洗秋浓人淡(2)。隔水残霞明冉冉(3),小山三四点。
在画楼凭栏遥望西湖,经过一番雨洗秋色更浓人更觉淡雅了。远隔湖水残霞行将消逝,远处小山三四座。
艇子(4)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5)。日日绿盘(6)疏(7)粉艳(8),西风无处减。
湖中舟艇何时同泛?等待着去明如镜子的湖上折荷花,荷叶荷花一天一天地在逐渐凋谢稀疏,秋风阵阵紧。
(1)画槛:画栏。
(2)人淡:指人的心境淡泊。
(3)冉冉:迷离的样子。
(4)艇子:轻便的小船。
(5)鉴:镜子。比喻波平如镜的湖面。
(6)绿盘:比喻荷叶。
(7)疏:凋谢的意思。
(8)粉艳:形容荷花。
由词题得知,《谒金门·凭画槛》这首词怍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阴历七月十六日,乃词人为了表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向往幻灭后的幽怨而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