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牡丹》是南宋词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词,词人先赞美洛阳的牡丹,再叹息洛阳园圃的荒芜,最后对洛阳所在的中原沦陷地区寄予了深沉的愁思。词人通过惜花抒发了忧国之慨,黍离之悲,以及报国无门的愤恨。全词文字精练,含义丰富,情笃意挚。
曾看洛阳旧谱(2),只许姚黄(3)独步。若比广陵花(4),太亏(5)他。
在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中,我曾经见到过你。文章中说只有洛阳的姚黄才是独步天下的名花。(现在)与芍药和琼花相比,真是亏待了你。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6)。君莫说中州(7),怕花愁。
昔日你生长在花圃中,王侯将相争相观赏,如今花圃荆棘丛生,你与狐兔相伴。请不要说起中州的惨境,恐怕花也要哀愁。
(1)昭君怨:词牌名,又名《宴西园》《一痕沙》。四十字,全阕四换韵,两仄两平递转,上下片同。
(2)洛阳旧谱:古代洛阳盛产牡丹,故“洛阳旧谱”指牡丹谱之类的书。
(3)姚黄:牡丹珍贵品种之一,被誉为花王,北宋时十分名贵。
(4)广陵花:指芍药和琼花。广陵:地名,在今扬州,古时以产芍药闻名。
(5)亏:委屈。
(6)荆榛狐兔:荆榛:荆棘;狐兔:暗喻敌兵。
(7)中州: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带,时在金人占领之下。
北宋末年,徽钦二帝被虏北行,诸后妃相随,沦落金邦。南宋爱国诗人念及此辱,无不愤慨感伤,生活在南宋末年的词人,痛感朝廷腐败,国势衰颓,报国无门,故托牡丹以发愤,写下《昭君怨·牡丹》这首词,抒其黍离之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