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山碛西馆

岑参 〔唐代〕 岑参

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

双双愁泪沾马毛,飒飒胡沙迸人面。

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银山碛西馆》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所要着重表现的是诗人在艰苦的戎马生活中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诗的前四句借艰苦的塞外行役生活写自己的愁绪;末二句借典言志,抛弃传统士人的性格气质而直逼功名的追求。全诗风格俊爽豪迈,粗笔挥洒,语言朴素自然。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银山碛口(2)风似箭,铁门关(3)西月如(4)

银山碛口狂风好似利箭,铁门关西明月有如白练。

双双愁泪沾马毛,飒飒(5)胡沙(6)(7)人面。

双双愁泪沾湿战马皮毛,飒飒风沙扑打行人脸面。

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8)

男儿三十未能建功立业,怎能终日死守笔墨纸砚!

注释

(1)银山碛西馆:银山碛又称银山,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南,其西有吕光馆。碛,沙地。

(2)银山碛口:地名,在焉耆西三百里。

(3)铁门关:在焉耆以西五十里。

(4)练:白色的熟绢。

(5)飒飒:象声词,风声。

(6)胡沙:胡地的风沙。

(7)迸:扑打。

(8)守笔砚:里指与武功相对的文墨之事。《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家贫,佣书养母,尝投笔叹曰:大丈夫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视笔砚乎!”傅介子在汉元帝时出使西域楼兰,因功封义阳侯。张骞在汉武帝时通西域,封博望侯。

创作背景

天宝八载(749),岑参为右威卫录事参军,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银山碛西馆》这首诗作于即将到达银山碛西馆时。

拼音版

yínshān西guǎn

yínshānkǒufēngjiàntiěménguān西yuèliàn

shuāngshuāngchóulèizhānmáoshābèngrénmiàn

zhàngsānshíwèiguìānnéngzhōngshǒuyàn

作者简介

岑参

岑参(诗雄)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岑参(717—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与高适并称“高岑”。其诗题材广泛。有《岑嘉州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