邶风·泉水

诗经 〔先秦〕 诗经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舝,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邶风·泉水》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写卫国女子嫁到别国而思念母邦,心中设想回国所经路途,并为此商议于自己的姐妹,因思归不成,只好考虑出游销忧。全诗四章,每章六句,通过不同的叙写手段,以幻写真,将虚实结合起来,多侧面地展示人物形象,曲折委婉,生动感人。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2)泉水(3),亦流于(4)有怀(5)于卫,(6)日不思。(7)诸姬(8)(9)与之(10)

泉水汩汩流不息,还是回归入淇水。怀念卫国我故乡,没有一天不在想。同来姬姓好姐妹,且与她们来商量。

宿(11)(12),饮(13)(14),女子有(15),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16),遂及伯姊(17)

回想当初宿泲地,摆酒饯行在祢邑。女子出嫁到别国,远离父母和兄弟。临行问候我姑母,还有众位好姊妹。

出宿于(18),饮饯于(19)载脂载舝(20)还车(21)(19)(22)遄臻(23)于卫,不瑕(24)有害?

如能回乡宿在干,饯行之地就在言。车轴上油插紧键,直奔故乡跑得欢。疾驰速奔回到卫,不会招来甚后患?

我思肥泉(25)(26)之永叹。思(27)(28),我心悠悠(29)驾言(30)出游,以(31)我忧。

我是思绪在肥泉,声声叹息用不休。再想须城与漕邑,我的忧伤无尽头。驾着马车去出游,借此排解我忧愁。

注释

(1)邶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九首。邶,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2)毖:“泌”的假借字,泉水涌流貌。

(3)泉水:卫国水名,即末章所说的“肥泉”。

(4)淇:卫国水名。

(5)有怀:因怀念。有,以,因。

(6)靡:无。

(7)娈:美好的样子。

(8)诸姬:指卫国的同姓之女。卫侯姬姓,其女出嫁时由同姓之女陪嫁。先秦婚制,贵族之女出嫁按其爵次以一定数量的同姓之女随嫁或陪嫁。

(9)聊:姑且。一说愿。

(10)谋:谋划回娘家事。

(11)宿:歇息。

(12)泲:卫国地名。一说水名,即济水。

(13)饯:饯行,以酒送行。

(14)祢:卫国地名。

(15)行:指女子出嫁,有时专指诸侯嫁女。

(16)诸姑:诸位姑母。父亲的姊妹称“姑”。

(17)伯姊:姐妹辈年长者。

(18)干:卫国地名。

(19)言:卫国地名。

(20)载脂载舝:载:发语词。脂:涂车轴的油脂。舝(xiá):同“辖”,车轴头上的金属键,挡住车轮使不脱落。此处脂、舝皆作动词。

(21)还车:回转车。还,同“旋”,回归。

(22)迈:远行。

(23)遄臻:遄(chuán):疾速。臻:至,到。

(24)不瑕:不何,不无,疑问之词。瑕,通“遐”,胡,何。一说远。

(25)肥泉:卫国城邑。一说同出异归之泉。

(26)兹:通“滋”,增加,更加。

(27)须:卫国地名。一说通“沫”,朝歌之地,曾是卫国都城。

(28)漕:即“曹”。卫国在遭受北狄入侵后,将都城迁至曹邑。

(29)悠悠:忧愁深长不断。

(30)驾言:驾:驾车。言:语助词。

(31)写:通“泻”,宣泄,消除,排遣。

创作背景

《毛诗序》认为《泉水》是卫女思归之作:“《泉水》,卫女思归也。嫁于诸侯,父母终,思归宁而不得,故作是诗以自见也。”朱熹《诗集传》、方玉润《诗经原始》、范家相《诗渖》等从之。而何楷《诗经世本古义》、龚橙《诗本谊》、魏源《诗古微》、高亨《诗经今注》等以为是许穆公夫人所作,黄中松《诗疑辨证》则怀疑是宋桓夫人或邢侯夫人所作。

拼音版

bèifēng··quánshuǐ

quánshuǐliúyǒuhuái怀wèiluánzhūliáozhīmóu

chū宿yǐnjiànyǒuxíngyuǎnxiōngwènzhūsuì

chū宿gānyǐnjiànyánzàizhīzàixiáxuánchēyánmàichuánzhēnwèiyǒuhài

féiquánzhīyǒngtàncáoxīnyōuyōujiàyánchūyóuxièyōu

作者简介

诗经

诗经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诗经》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