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非无路,今已不念归。
秋入汉水白,叶脱行人悲。
东西与南北,欲往还觉非。
勿云去年事,兵火偶脱遗。
可怜竛竮影,残岁聊相依。
天涯一尊酒,细酌君勿催。
持觞望江山,路永悲身衰。
百感醉中起,清泪对君挥。
《同左通老用陶潜还旧居韵》是北宋诗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用陶潜《还旧居》韵,含有深意,“故园”两句,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动乱现实和诗人的悲愤心情;“秋入”两句,交代这次离均阳南去的路线和时间;“东西”两句承“行人”表明诗人当时行踪飘忽,感到天下之大,竞难觅一个安身之所;“勿云”两句,写建炎元年,陈与义仓皇出逃的事;“可怜”以下四句,感叹自己形单影只,值此凶年,漂流到此相依;最后四句回应开首,感叹山河破碎,路长体衰。这首诗无论就写实的手法,还是就沉郁悲壮的风格来说,都明显地受到杜诗的影响。
故园非无路,今已不念(2)归。
并不是不想或不愿回去,而是有路已回不去了。
秋入汉水(3)白,叶脱(4)行人悲。
秋天汉江的江水澄清,落叶让人显得格外悲惨。
东西与南北,欲往还觉非。
不管往哪个方向走,都难以找到一个安身之所。
勿云去年事,兵火偶脱遗(5)。
去年金兵袭邓州,我仓皇出逃,奔入州南数里的南山中躲避。
可怜竛竮(6)影,残岁(7)聊相依。
我孤苦伶仃的一个人,兵火遍地也无依无靠。
天涯一尊酒,细酌君勿催(8)。
浪迹天涯在此饮酒一杯,待我细细品尝不要催我。
持觞(9)望江山,路永悲身衰。
举着酒杯遥望大宋江山,但只怕是路长体衰。
百感醉中起,清泪对君(10)挥。
在这百感交集之时,我只能挥泪与你左通老告别。
(1)左通老:名号事迹均不详。
(2)念:亦做“愿”。
(3)汉水:即汉江,为长江最大的支流。
(4)叶脱:树叶掉落。
(5)勿云去年事,兵火偶脱遗:指建炎元年(1127年),金兵袭邓州,陈与义仓皇出逃事。是年末,诗人自邓州出奔,明年正月初,陈与义逃至房州,复遇金兵,仓皇奔入州南数里的南山中躲避,春末始出山。其《房州遇虏人南山》云:“今年奔房州,铁马背后驰。造物亦恶剧,脱命真毫厘。”
(6)竛竮:即伶俜,指孤单,孤独。
(7)残岁:此处似不宜解作岁将尽。残,可解作凶恶,此指当时兵火遍地。
(8)催:亦做“推”。
(9)觞:酒杯。
(10)君:指左通老。
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南下,陈与义避乱,自河南南逃,于建炎二年八月至均阳,秋天又离均阳再往南到岳州。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金人已牢牢控制着北中国的广大土地,而且还不时向南进逼,时势岌岌可危。而《同左通老用陶潜还旧居韵》此诗创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作者秋离均阳(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去岳州(州治在今湖南岳阳)时,作者时年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