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孤馆灯青

苏轼 〔宋代〕 苏轼

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沁园春·孤馆灯青》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由景入情,由今入昔,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人生遭遇的不幸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上片点小序,写早行,感叹世路无穷,日日如此奔波,劳生有限。“渐月华”四句,写早上景物。“世路”六句抒身世之感。下片回忆嘉祐初汴京往事,写报国抱负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感慨。“当时”六句写与弟辙两次试场得意欲致君尧舜情怀。“用舍”陡转,“行藏”、“袖手”自我解嘲,辛辣而不服气。“身长健”三句以饮酒健康互祝,有愤愤不平之气在。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2)灯青(3)野店鸡号(4)旅枕(5)梦残。渐月华收练(6),晨霜耿耿(7);云山摛锦(8),朝露漙漙。世路(10)无穷,劳生(11)有限,似此区区(12)长鲜欢。微吟(13)罢,凭征鞍(14)无语,往事千端(15)

孤零零旅舍灯光青冷,厌听这荒野鸡鸣,收拾起旅枕残梦。晓月渐渐淡去了白绢似的皎洁,微亮的晨霜一片晶莹;山上云白如展开的锦缎,朝露点点与晨光辉映。人世间的行程没个尽头,有限的是这劳顿的人生。似这般无足称道的平庸,难得有欢愉的心境。我这里独自低吟罢,征鞍上,悄无声,许多往事涌心中。

当时共客长安(16),似二陆(17)初来俱少年(18)。有笔头千字(19)胸中万卷(20)致君(21)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22)在我,袖手(23)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24)

当年我们风华正茂,同时客居在汴京,如同陆机、陆云兄弟,初到京城还年轻。幸有妙笔在手文思敏捷,诗书万卷在胸,自以为辅佐圣上使其成为尧舜,该是星月同辉,事业必成。其实重用与否在于时势,入世出世须由自己权衡。不妨闲处袖手看风云,少不得那分明哲与淡定。好在你我身体康健,只须终年悠闲游乐,姑且杯中寻醉慰平生。

注释

(1)沁园春:词牌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等。双调一百十四字,平韵。

(2)孤馆:寓居客舍住的人很少。

(3)灯青:点着灯起床,灯发着青光。

(4)野店鸡号:说明走得早。野:村落。

(5)旅枕:喻旅店的睡眠。

(6)月华收练:月光像白色的绢,渐渐收起来了。

(7)耿耿:明亮的样子。

(8)摛锦:似锦缎展开。形容云雾缭绕的山峦色彩不一。

(9)溥溥:露多的样子。一说为露珠圆的样子。

(10)世路:人世的经历。

(11)劳生:辛苦、劳碌的人生。

(12)区区:渺小,这里形容自己的处境不顺利。鲜,少。

(13)微吟:小声吟哦。

(14)凭征鞍:站在马身边。词题小序说“马上”,作者骑着马行进。

(15)千端:千头万绪,犹言多。

(16)共客长安:兄弟二人嘉佑间客居沐京应试。长安,代指汴京。

(17)二陆:指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

(18)少年:年纪轻。

(19)笔头千字:即下笔千言之意。

(20)胸中万卷:胸中藏有万卷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21)致君:谓辅佐国君,使其成为圣明之主。

(22)行藏:意为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隐。

(23)袖手:不过问。优游卒岁:悠闲地度过一生。

(24)且斗尊前:犹且乐尊前。斗:喜乐戏耍之词。尊,酒杯。

创作背景

苏轼与其弟苏辙兄弟情深,任杭州通判期间,其弟在济南为官,相思甚切,为接近亲人,向朝廷请求到密州任职,得准改任密州知州,熙宁七年(1074)起程赴密州。《沁园春·孤馆灯青》这首词便作于由杭州移守密州早行途中。苏轼是怀着矛盾复杂的心情前往密州的。由于与新法派的矛盾,朝中难以立足。赴密途中,触景伤情,凭鞍沉思,思绪万千,不禁感慨唏嘘,通过词作,把胸中块垒一古脑儿向子由倾吐。

拼音版

qìnyuánchūn··guǎndēngqīng

guǎndēngqīngdiànháozhěnmèngcánjiànyuèhuáshōuliànchénshuānggěnggěngyúnshānchījǐnzhāotuántuánshìqióngláoshēngyǒuxiànchángxiǎnhuānwēiyínpíngzhēngānwǎngshìqiānduān

dāngshígòngchángānèrchūláishàoniányǒutóuqiānxiōngzhōngwànjuànzhìjūnyáoshùnshìnányòngshěyóushíxíngcángzàixiùshǒufángxiánchùkànshēnchángjiàndànyōuyóusuìqiědòuzūnqián

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