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范仲淹 〔宋代〕 范仲淹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是北宋诗人范仲淹所作的词。该词上片由词人夜读《三国志》引出了对历史的评价、下片则化用了白居易《狂歌词》的诗意表达了对人生的看法。全篇采用口语的形式,笔调诙谐幽默,表面上是在宣扬颓废无为的消极思想,实际上是词人在表达心中的苦闷。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昨夜因看蜀志(3),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4)共、刘伶(5)一醉?

昨夜读《三国志》不禁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权谋机巧,只落得三分天下,仔细一想,与其这样,还不如象刘伶,喝他个酩酊大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6)、老成尪悴(7)。只有中间,些子(8)少年,忍把浮名(9)牵系?一品(10)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人活在世界上有多少人能活到百岁。少年时癫狂无知,老了又瘦弱焦悴。只有中间那,一段年轻,怎忍心用来追求功名利禄。就算是官位一品,富贵百万,试问谁能躲过老冉冉将至。

注释

(1)欧阳公:欧阳修。

(2)席上公题:酒席上拟题分韵赋诗填词的一种方式。

(3)蜀志:指晋陈寿所撰《三国志》中的《蜀志》。

(4)争如:怎如。

(5)刘伶:字伯伦,西晋沛国(今安徽宿县)人。与阮籍、嵇康等友善,同为“竹林七贤”之一。曾为建威参军,主张无为而治。蔑视礼法,纵酒放诞,曾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著《酒德颂》。

(6)騃:傻,呆。

(7)尪悴:衰老羸弱的样子。

(8)些子:一点,稍微。

(9)浮名:指功名爵位。

(10)一品:唐宋时官分九品,一品为最高的一级。

创作背景

范仲淹于仁宗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新政”。欧阳修也于本年内召任知制诰,积极支持政治改革。两人志同道合,交谊颇厚。但他们的改革举措,因受旧派阻挠和反对终归失败,词人于庆历五年被贬。《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本篇当是此次被贬前在京中欧阳修席上分题写成。

拼音版

yíndēng··ōuyánggōngshàngfēn

zuóyīnkànshǔzhìxiàocáocāosūnquánliúbèiyòngjìnguānláoxīnzhǐsānfēntiānzhǐxúnzhēnggòngliúlíngzuì

rénshìdōubǎisuìshàochīáilǎochéngwāngcuìzhǐyǒuzhōngjiānxiēshàoniánrěnmíngqiānpǐnqiānjīnwènbáihuí

作者简介

范仲淹

范仲淹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卒谥文正。工诗文及词,晚年所作《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为世所传诵。有《范文正公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