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嵩山》是宋代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没有具体地描写嵩山,而是另辟蹊径,通过看山的过程表现作者览景的喜悦,从而烘托嵩山的迷人魅力。诗中用曲折的笔墨描写嵩山的独特景物,表现了诗人仕途失意之后借嵩山来慰藉情怀的思想感情。全诗造语新奇,人景合一,在写景中反映了诗人的精神气质与追求。
年来鞍马困(1)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2)。
多少年来,鞍马劳顿,被困于尘埃之中,尘世污浊,我的呼吸都有些不畅了。还好有青山在,它稳健、挺拔、耸立,它披一身青翠,迎接清风雨露,送走晚霞明月。青山的豁达,让我也有了驰骋的胸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天色渐晚,北风萧萧,吹走一片云雨,此时,晴空一碧,几座山峰就从云后面走出来了,原来它们是那么的清瘦挺拔、不染一丝尘埃。
(1)鞍马困:鞍马劳顿,指辛苦奔走于道路。
(2)豁我怀:使我开怀。豁,舒展。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夏秋之交,诗人张耒赴任洛阳寿安县尉,途中作此诗。其《书曾子固集后》一文提到,此行先舟楫,后鞍马,又病六十日,辛苦劳顿,自不待言。然而劳顿并非始自今日,而是多年如此,所以说“年来”。诗人原任临淮主簿,据《临淮主簿厅题名记》记载,任职的三年中,文牍劳形,单调寂寞,唯有遇佳山秀水时,闷怀才豁然开朗。“年来”二句,写己为鞍马所劳,为尘埃所困,只有青山才可使自己惬意开怀。这是诗人宦游生活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