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块玉·浔阳江

马致远 〔元代〕 马致远

送客时,秋江冷。商女琵琶断肠声。可知道司马和愁听。月又明,酒又酲,客乍醒。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四块玉·浔阳江》是元代马致远所写的一首散曲。该曲是马致远在浔阳江边回忆起同为羁宦失意的白居易而写的一首散曲。词人通过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到历史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词人略带忧伤的官场失意情思。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送客时,秋江(1)商女琵琶(2)断肠声。可知道司马(3)愁听。月又明,酒又(4),客乍(5)

送客人走的时候,正是秋日,江面凄冷。歌会弹唱着送别的曲调,让人分外感伤。她可曾知道我在和着愁绪倾听。月亮已挂上了天空,酒意已浓,客居的人猛然惊醒。

注释

(1)冷:凄冷、萧条。

(2)商女琵琶:此处暗指白居易的《琵琶行》。

(3)和:连,连同。

(4)酲:喝醉了神志不清。喻指酒浓。

(5)醒:醒悟、觉醒。

创作背景

自从《琵琶行》问世后,凡路经浔阳江的文人墨客都会情不自禁的怀念起一度贬谪江州的唐代诗人白居易,这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更使久滞下僚游宦他乡的马致远产生了真切的共鸣。元朝大德年间,词人隐居之时路径此地时怀古伤今,借他人之事悲自己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曲子。

拼音版

kuài··xúnyángjiāng

sòngshíqiūjiānglěngshāngduànchángshēngzhīdàochóutīngyuèyòumíngjiǔyòuchéngzhàxǐng

作者简介

马致远

马致远

元代戏曲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马致远(1250—1321),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一作江浙省务提举)。晚年隐退。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五种,现存七种。作品多写神仙道化,有“马神仙”之称。曲词豪放洒脱。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同称“元曲四大家”。其散曲成就尤为世所称,有辑本《东篱乐府》,存小令百余首,套数二十三套。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