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甲寅元日赵敬甫见过

蒋春霖 〔清代〕 蒋春霖

又东风唤醒一分春,吹愁上眉山。趁晴梢剩雪,斜阳小立,人影珊珊。避地依然沧海,险梦逐潮还。一样貂裘冷,不似长安。

多少悲笳声里,认匆匆过客,草草辛盘。引吴钩不语,酒罢玉犀寒。总休问、杜鹃桥上,有梅花、且向醉中看。南云暗,任征鸿去,莫倚阑干。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又东风唤醒一分春,吹愁上眉山(1)。趁晴梢剩雪,斜阳小立(2),人影珊珊(3)避地(4)依然沧海,险梦逐潮(5)。一样貂裘冷,不似长安(6)

东风又唤醒一分春色,也将愁绪吹上我的眉尖。趁着树梢挂余雪的晴天,我在夕阳下短时站立,只见身影渐渐地消淡。避难之地仍是风云变幻的沧海,凶险的梦潮汐般把我绕缠。同样的貂皮衣我穿还觉冷,眼前不像汉唐繁华的长安景观。

多少悲笳声里,认匆匆过客,草草(7)辛盘(8)。引吴钩(9)不语,酒罢玉犀(10)寒。总休问、杜鹃桥上(11),有梅花、且向醉中看。南云暗,任征鸿(12)去,莫倚阑干。

从多少悲凉的胡笳声里,我发现人生只是匆匆过客,就简简单单地吃了辛盘。拿起吴钩只能默默不语,饮罢酒心感酒杯冰寒。总之不要过问邵潜桥上闻杜鹃,姑且饮酒醉眼把梅花看。江南的云天正昏暗,任凭大雁飞去,都不要凭依栏杆。

注释

(1)眉山:眉头,眉尖。

(2)小立:短时间的站立。

(3)珊珊:即阑珊,衰退之意,这里是消淡。

(4)避地:避难之地,指躲避战乱。

(5)还:即环,缠绕之意。

(6)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汉、唐时为京城。

(7)草草:简单地。

(8)辛盘:旧时春节,将葱、蒜、韭、蓼蒿、芥混杂而食,以祛邪迎吉,称五辛盘。

(9)吴钩:古代吴地造的一种弯形刀,后泛指快刀利剑。

(10)玉犀:酒杯。

(11)杜鹃桥上:北宋人邵潜,在河南洛阳的天津桥上,听到杜鹃啼泣,以为是亡国之兆。这里用典,暗指当时国事日衰。

(12)征鸿:飞行的大雁。

创作背景

甲寅为清咸丰四年 (1854) ,其时蒋春霖在江苏东台富安场盐大使任上,年三十七岁,赵敬甫名熙文,是赵烈文之兄,阳湖(今常州)人,乃蒋春霖同郡诗友。在上一年正月太平天国军队自武昌顺江东下,二月十一日破南京城,二十二日攻占镇江,次日克扬州,到年底退出扬州复攻入瓜州,扬子江两岸烽火连天。面对这场革命战争,所有的封建知识分子陷入了极度的惊恐、悸动和悲苦、怅惘的心境中,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大量表现出特定年代的离乱心态。这首《甘州》是《水云楼词》中写于太平军席卷江南年头里的若干名篇之一。从词的题序可知,蒋春霖是在与赵熙文同话时势险危,忧心无可排解的情况下填了这阕词,虽时值大年初一,但一种沉重的黯淡的氛围浓浓地笼罩着他们的心头。

拼音版

gānzhōu··jiǎyínyuánzhàojìngjiànguò

yòudōngfēnghuànxǐngfēnchūnchuīchóushàngméishānchènqíngshāoshèngxuěxiéyángxiǎorényǐngshānshānráncānghǎixiǎnmèngzhúcháoháiyàngdiāoqiúlěngshìzhǎngān

duōshǎobēijiāshēngrèncōngcōngguòcǎocǎoxīnpányǐngōujiǔhánzǒngxiūwènjuānqiáoshàngyǒuméihuāqiěxiàngzuìzhōngkànnányúnànrènzhēnghóng鸿lángàn

作者简介

蒋春霖

蒋春霖

晚清词人

蒋春霖(1818—1868),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寄籍大兴。幼时即才名远播,屡应科举而不第,仅为两淮盐曹等地方小官十余年。母去世后辞官,生活窘迫,忧时感世,自沉于吴江垂虹桥。春霖早年工诗,中年始致力于词,因慕纳兰性德《饮水词》及项鸿祚《忆云词》,晚年自定词集时,遂名为《水云楼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