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望月

李白 〔唐代〕 李白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雨后望月》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雨后夜月升起时的景观,紧扣“望”字写月升起时山海在月下变得光明灿烂,朦胧地透露出年轻诗人萌发的一种爱情。这首诗中作者采用了拟人与夸张的手法,使诗带上了幻想的色彩,诗作字数不多而形象鲜明,对仗工整。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四郊阴(1)散,开户半蟾(2)生。

当四野阴云消散的时候,打开窗户看见一弯月升在云上。

万里舒霜(3),一条江练(4)横。

万里原野弥漫着一片霜雾,月下横着一条素练似的大江。

出时山眼(5)白,高后海心(6)明。

在它初升时山中泉眼透白,当它升高时海水透出明光。

为惜如团扇(7),长吟到五更。

只因为怜惜这像团扇的明月,一直不眠长吟到天色大亮。

注释

(1)霭:云雾。

(2)半蟾:月亮从山头升起一半。

(3)合:满。

(4)江练:象白绢一样的江水。练:白绢。

(5)山眼:比喻月亮。

(6)海心:比喻月亮。

(7)团扇:古人以月喻团扇,此指月亮。

创作背景

《雨后望月》这首诗是李白少年时在蜀中所作。从这首诗所展现的景象来看,大约写于李白隐居匡山的十年间。而从尾联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看,似乎是诗人“有所思”而作,即朦胧地透露出年轻诗人萌发的一种爱情。

拼音版

hòuwàngyuè

jiāoyīnǎisànkāibànchánshēng

wànshūshuāngtiáojiāngliànhéng

chūshíshānyǎnbáigāohòuhǎixīnmíng

wèituánshànchángyíndàogēng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诗仙)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