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桐

李商隐 〔唐代〕 李商隐

玉垒高桐拂玉绳,上含非雾下含冰。

枉教紫凤无栖处,斫作秋琴弹坏陵。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蜀桐》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桐树之高;后两句则写桐树虽高,并曾教紫凤无处栖身,但终不免斫而为琴,被人用以弹《坏陵》。全诗深婉精丽,旨意隐秘。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玉垒(1)高桐拂玉绳(2)上含非雾下含冰(3)

玉垒山上的高高桐树挺立苍穹,抚拂星辰,树梢上裹着朦胧的云雾,树根浸着厚厚的寒冰。

枉教(4)紫凤无栖处,斫作秋琴弹坏陵(5)

但是徒然长得这般高大并未成为紫凤栖身之材,却被砍作了秋琴,悲伤地弹奏着《坏陵》。

注释

(1)玉垒:山名,在四川。

(2)玉绳:星名,北斗第五星。

(3)上含非雾下含冰:言桐树之高。非雾:雨雪或云霭之细密貌。

(4)枉教:空教、徒让。

(5)坏陵:琴曲名,相传为伯牙所作。

创作背景

关于《蜀桐》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大致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蜀桐》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其时,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奉调回长安,诗人以幕府属员的身分随柳回京。仲郢内征,好似良材之斫作秋琴,而自己则从此托身无所,感慨之下,写下这首诗。一种认为诗人以蜀桐为喻,颂扬李德裕是一条顶天立地的汉子,并感叹他遭了殃,远贬崖州,自己变得无依无靠。 一种认为是诗人为自己失恋而作。

拼音版

shǔtóng

lěigāotóngshéngshànghánfēixiàhánbīng

wǎngjiàofèngchùzhuózuòqiūqíntánhuàilíng

作者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