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日

梅尧臣 〔宋代〕 梅尧臣

屈氏已沈死,楚人衰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五月五日》是北宋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写了楚人对屈原的遭遇,怀有深深的悲哀,写出了对屈原悼念的心情,抒发出自己对屈原的伟大形象的敬仰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屈氏已沈死,楚人(1)不容(3)

屈原已沉江自杀,楚国的百姓为他意见和建议的不被君主容纳而感到悲哀。

何尝(4)(5)谗谤(6)徒欲(7)(8)蛟龙(9)

哪里能制止君主身边的小人谗言呢,只不过试图驱赶河里的蛟龙罢了。(言外之意就是让屈原在葬身的汨罗江中安静的离去,再也没有外人干扰他的生活了。 )

未泯(10)生前恨(11),而(12)(13)(14)

现在已时过境迁,我们已经没有办法消除屈原生前的憾恨,目前需要做的是要追随屈原的遗踪遗志,一直坚持和发扬下去。

沅湘(15)碧潭(16)水,应自(17)(18)千峰(19)

碧绿的沅水和湘水平静而安详,也算告慰了屈原的在天之灵,河岸两边的许多山峰都不由自主地倒映在沅水和湘水中,与屈原共享一千多年以后的和平美好时光。

注释

(1)楚人:楚国人,这里指楚国的百姓。

(2)哀:悲痛之意。

(3)不容:不为世间所不容。容,容媚之意。

(4)何尝:反问语气,哪里,并不是,未曾之意。

(5)奈:怎样。

(6)谗谤:诽谤之意,屈原的诗作中可以看到很多“谗”字,比如“众谗人之嫉妒兮”,比如“被离谤而见尤”。意译为,未曾奈何诽谤。

(7)徒欲:白费力气地做某事,徒劳地去做什么事情。比如张九龄诗句“无恩报国士,徒欲问玄穹。”

(8)却:退,此处指阻挡之意。比如李白诗诗句“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9)蛟龙:兴风雨的的龙,这里指秦国。

(10)未泯:没有消失,仍然存在之意。比如陆游诗“虽然此心犹未泯,何至死去同蠢蠢。”

(11)生前恨:指活着的时候的遗憾和悔恨。比如赵汸诗句“鹃声似挟生前恨,蝶舞曾忘梦里愁。”

(12)追:寻求,寻找。指端午节人民纪念屈原,或者是传说中听闻屈原自沉,人们纷纷向水里扔食物。

(13)没:等同于首句的“沉”。也可以理解为照应屈原《九章》中的“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

(14)踪:踪迹,可以指精神,情操。甚至可以理解为屈原的尸体。

(15)沅湘:沅水和湘水,典故出屈原《湘君》“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后人多用沅湘二字凭吊屈原,如戴叔伦诗“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如陆游诗“半世学骚终不近,空余清梦上沅湘。”

(16)碧潭:碧绿色的深水处。指的就是屈子自沉之处。这个词也可以追到屈原诗里,比如《渔父》“屈原既放,游於江潭”,“长濑湍流,溯江潭兮。”

(17)应自:应该,当然会。比如周美成词句“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

(18)照:映照(出倒影)。

(19)千峰:众多山峰。

拼音版

yuè

shìchénchǔrénshuāiróng

chángnàichánbàngquèjiāolóng

wèimǐnshēngqiánhènérzhuīhòuzōng

yuánxiāngtánshuǐyīngzhàoqiānfēng

作者简介

梅尧臣

梅尧臣

北宋诗人、官员,宋诗开山祖师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名宛陵,世称梅宛陵。少时应进士不第。历任州县官属。皇祐(1049—1054年)初期赐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曾预修《唐书》。诗风古淡,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与欧阳修同为北宋前期诗文革新运动领袖。有《宛陵先生文集》,又曾注释《孙子》。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