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中丞之襄州

刘长卿 〔唐代〕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送李中丞之襄州》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深挚的感情颂扬了李将军的英雄气概、忠勇精神和卓著功绩,对老将晚年罢归流落的遭遇表示了无限的同情。诗的前六句,都是刻划老将形象的,用语豪壮,老将舍身为国、英勇奋战的神威形象表现得非常突出有力。结尾一联,寓情于景,以景衬情,含蓄地表现老将日暮途穷的不幸遭遇。全诗情调悲怆,感人至深。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流落(1)征南将(2),曾驱十万(3)

这位漂泊流离的征南老将,当年曾经指挥过十万雄师。

罢归无旧业(4),老去恋明时(5)

后来他罢职回乡没有产业,到老年他还留恋贤明之时。

独立三边(6)静,轻生(7)一剑知。

少壮时独立功勋三边平静,为国轻生只有随身佩剑知。

茫茫江汉(8)上,日暮(9)何之(10)

在茫茫的汉江上飘来荡去,日到黄昏你还想要去哪里?

注释

(1)流落:漂泊失所。

(2)征南将:指李中丞。

(3)师:军队。

(4)旧业:在家乡的产业。

(5)明时:对当时朝代的美称。

(6)三边:指汉代幽、并、凉三州,其地皆在边疆。此处泛指边疆。

(7)轻生:不畏死亡。

(8)江汉:指汉阳,汉水注入长江之处。

(9)日暮:天晚,语意双关,暗指朝廷不公。

(10)何之:何往,何处去。

创作背景

《送李中丞之襄州》,又作《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大致为安史之乱平息不久后,刘长卿为李中丞被斥退罢归的不幸遭遇所感而作。

拼音版

sòngzhōngchéngzhīxiāngzhōu

liúluòzhēngnánjiāngcéngshíwànshī

guījiùlǎoliànmíngshí

sānbiānjìngqīngshēngjiànzhī

mángmángjiānghànshàngzhī

作者简介

刘长卿

刘长卿

唐朝时期大臣、诗人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