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黄雀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表达了作者淡泊避世之志,远祸全身之术。诗以鸟为喻,唤醒人们切莫趋炎附势,追名逐利;而应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以达到老子所说的“夫唯不争,故无尤”的境界,表现了诗人恶趋炎附势、宁居卑傲物的超迈不群的性格。
游莫逐(1)炎洲(2)翠(3),栖莫近吴宫燕(4)。
游荡时别追逐炎洲的翡翠鸟,栖息时别靠近吴宫的紫燕。
吴宫火起焚巢(5)窠,炎洲逐翠遭网罗。
吴宫失火时会焚烧掉鸟的巢窠,炎洲追逐翡翠鸟时有可能同遭猎人的网罗。
萧条两翅蓬蒿(6)下,纵有鹰鹯(7)奈若何。
还不如在蓬蒿丛中扑扇着两支小翅膀,天上纵有鹰鹯,能奈你几何?
(1)逐:追随。
(2)炎洲:海南琼州,其地居大海之中,广袤数千里,四季炎热,故名炎洲,多产翡翠。
(3)翠:即翠鸟,也称翡翠。
(4)吴宫燕:巢于吴宫之燕。春秋吴都有东西宫。据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载:“西宫在长秋,周一里二十六步,秦始皇帝十一年,守宫者照燕,失火烧之。”后以“吴宫燕”比喻无辜受害者。
(5)巢:一作“尔”。
(6)蓬蒿: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
(7)鹯:古书中说的一种猛禽,似鹞鹰,以燕雀为食。
《野田黄雀行》是《相和歌辞·瑟调曲》之一。天宝十四年,永王李璘出师东巡,诗人应邀入幕,力劝永王勤王灭贼,永王不久即败北,诗人也因之被系浔阳狱。这首诗大约是此时所作。诗中诗人以鸟雀无处容身为喻,黯然自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