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
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
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
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
《鄂州南楼》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出色地描绘了武昌的繁华的都市风光。此诗前三联写中秋之夜所见南楼及江、城形胜;尾联抒发思乡归隐之情。此诗多用典故,化而不露,气势亦较为遒壮,语言清丽,风格温婉,意境超脱。
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
是谁在中秋的夜晚吹奏着玉笛?黄鹤飞回时不会认不得旧游之地。
汉树(1)有情横北渚,蜀江(2)无语抱南楼。
汉阳花树依然多情地横布在长江北岸,江水默默地环拥在南楼楼底。
烛天(3)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4)。
夜已深街市仍旧灯火通明照亮天空。舳船罗列,月光摇曳在旗帜的倒影里。
却笑鲈乡(5)垂钓手(6),武昌鱼(7)好便淹留(8)。
真好笑呵,我这鲈鱼乡里的钓鱼翁,竟然因为武昌鱼好吃,就滞留在此地!
(1)汉树:汉阳的云树。
(2)蜀江:指长江。
(3)烛天:灯火照彻天空。
(4)摇月旌旗万里舟:形容船舰之多,旌旗把月光搅动了。
(5)鲈乡:莼鲈乡,张翰见秋风起,而思故乡吴中菇菜(茭白)、莼羹、鲈鱼脍,即弃官南归。作者是吴郡人,故云。
(6)垂钓手:作者自谓。
(7)武昌鱼:盛产樊口。即樊口鳊鱼。又称“缩项编”。吴主孙皓从建业(南京)迁都武昌(今鄂州市),陆凯上疏切谏,引用《童谣》云:“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作者亦引此以自嘲未得归隐。
(8)淹留:停留,久留。
宋孝宗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六月,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作为封建王朝的高级官吏,被委任“知成都府”、“权四川制置使”,诉江经武汉去四川,两年之后,卸任回临安,又经过武汉,当时正赶上中秋节,登上武昌南楼写下了《鄂州南楼》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