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子·洞房深

杜牧 〔唐代〕 杜牧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

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舜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舆渐远,何时彩仗重临?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八六子·洞房深》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词作,全词双片九十字,通过描写宫中的环境,宫女从盼望到失望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宫女的孤独和寂寞。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洞房(2)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3)。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4)龙烟(5)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6),凤帐萧疏,椒殿闲扇(7)

在后妃居住的幽深的房里;灯光照着绘有图画的屏风,屏风上的山色一片浓绿,显得格外古雅庄重。听见冰冷的夜雨敲打芭蕉声,惊断了房里她的好梦;醒来看见攀龙香炉的香烟,在绣花缎被上空飘升。失去了皇帝的恩宠啊,她已久住长信宫中,帷帐里萧条凄冷;原来的椒殿闲置无用,门儿关锁冷冷清清。

辇路(8)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9)舜华(10)偷悴,翠鬟羞整(11),愁坐望处,金舆(12)渐远,何时彩仗(13)重临?正消魂(14),梧桐又移翠阴。

皇帝车驾来的路上,长满了苔藓一层。绣帘默默地低垂,过很长时间才听见,一声更漏传进宫中。她的容颜木槿花似的,憔悴在不知不觉之中。她羞于梳理乌黑的发髻,独坐呆望满面愁情;伤感的目光注视之处,皇帝乘坐的车渐渐失去行踪。不知何时才能盼到,皇帝仪仗重临再降恩宠?啊,她正在悲苦地心驰神往,翠绿的梧桐又移动了阴影。

注释

(1)八六子:此为现存文人词中最早的长调,写宫女的怨情。

(2)洞房:深邃的内室。

(3)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形容室内屏风上所画山色。凝翠,凝聚着绿色。沉沉,茂盛、浓重貌。

(4)惊断红窗好梦:谓雨打芭蕉,惊醒宫中女子的好梦。

(5)龙烟:龙脑香燃烧时散发的烟气。龙脑,又称瑞脑、冰片,系从龙脑香树干中提取膏汁制成。

(6)辞恩久归长信:谓失宠。长信,汉宫名。

(7)椒殿闲扇:谓宫门常闭。椒殿,后妃居住的宫殿,以椒和泥涂壁,取温香多子之义扁,关闭。

(8)辇路:帝王车驾经行的道路,因久不临幸,故生青苔。

(9)迟迟漏传丹禁:谓更漏声缓慢地传入宫禁,形容夜长难耐。漏,古代以铜壶滴漏计时,多称玉漏。丹禁:古代宫禁涂以红色,故称。

(10)舜华:即木槿,夏秋开花,朝开暮敛,古人多形容青春易逝。一作舜华。

(11)翠鬟羞整:谓羞于梳妆。翠梁,指黑发。哭,环形发式。

(12)金舆:帝王的车驾。

(13)彩仗:帝王的仪仗。

(14)消魂:又作销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愁苦。

拼音版

liù··dòngfángshēn

dòngfángshēnhuàpíngdēngzhàoshānníngcuìchénchéntīnglěngjiāojīngduànhóngchuānghǎomènglóngyānpiāoxiùqīnēnjiǔguīchángxìnfèngzhàngxiāoshūjiāodiàn殿xiánshàn

niǎntáiqīnxiùliánchuíchíchílòuchuándānjìnshùnhuátōucuìcuìhuánxiūzhěngchóuzuòwàngchùjīnjiànyuǎnshícǎizhàngchónglínzhèngxiāohúntóngyòucuìyīn

作者简介

杜牧

杜牧

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