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 〔五代〕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是南唐中主李璟流传下来的词作之一。此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写人抒情。写景从西风残荷的画面写起,以韶光憔悴在加重,更见秋景不堪;写人从思妇怀人写起,梦回而感鸡塞征夫之遥远,倚栏而更见凄凉。全词纯用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清新,格调委婉,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菡萏(1)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2)绿波间。还与韶光(3)共憔悴,不堪看。

荷花残败,香气散尽,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吹来了万顷绿波的愁思。美好的人生年华已经逝去,人慢慢憔悴,不忍看到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梦回鸡塞(4)远,小楼吹(5)玉笙寒(6)。多少泪珠何限恨,(7)阑干。

微微细雨中,从梦中醒来,转眼便想到思念的人仍远在边塞。站在风雨高楼上,将那首曲子吹完,因吹久而凝水,笙寒而声咽。流不完的泪,诉不尽的恨,依旧倚在栏杆上等待。

注释

(1)菡萏:荷花的别称。

(2)西风愁起:西风从绿波之间起来。以花叶凋零,故曰“愁起“。

(3)韶光:美好的时光。

(4)鸡塞:古塞名,为鸡鹿塞的简称。

(5)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吹彻“意谓吹到最后一曲。笙以吹久而含润,故云”寒“。

(6)玉笙寒:玉笙以铜质簧片发声,遇冷则音声不畅,需要加热,叫暖笙。

(7)倚:明吕远本作“寄“,《读词偶得》曾采用之。但”寄“字虽好,文意比较晦,今仍从《花庵词选》与通行本、作“倚”。

创作背景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此词为深秋怀念远人之作。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马令《南唐书》卷二十五云:“王感化善讴歌,清振林木,系乐部,为歌板色。元宗嗣位,宴乐击鞠不辍。尝乘醉命感化奏《水调》词,感化唯歌‘南朝天子爱风流’一句,如是者数四。元宗辄悟,覆杯叹曰:‘使孙、陈二主得此一句,不当有衔璧之辱也!’感化由是有宠。元宗尝作《浣溪沙》二阕,手写赐感化。后主即位,感化以其词札上之。后主感动,赏赉感化甚优。”

拼音版

tānhuànshā··hàndànxiāngxiāocuìcán

hàndànxiāngxiāocuìcán西fēngchóu绿jiānháisháoguānggòngqiáocuìkānkàn

mènghuísàiyuǎnxiǎolóuchuīchèshēnghánduōshǎolèizhūxiànhènlángān

作者简介

李璟

李璟

南唐第二位皇帝

李璟(916—961),字伯玉,原名李景通,徐州(今属江苏)人。南唐烈祖李昪的长子。升元七年(943)即位,改元保大。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又为避后周信祖(郭璟)讳而改名李景。庙号元宗。好读书,多才艺,“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经常与其宠臣如韩熙载、冯延巳等饮宴赋诗,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词存四首,意境较高,风格凄怨深远,后人将他和李煜的词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