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风·东方未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在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榨下,劳工们被强迫服苦役的痛苦生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的残暴,诉说了被统治者受压榨的痛苦,反映了他们的怨恨和反抗心声。全诗三章,皆为四句。前两章运用回环复沓的艺术手法,渲染环境气氛,且以工整的排列及朗朗上口的语言形式,增强了音乐效果。第三章则转变风格,显得起伏有致,体现了劳动人民口头歌谣创作的艺术特点。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2)。颠之倒之,自公召(3)之。
东方还未露曙光,衣裤颠倒乱穿上。衣作裤来裤作衣,公家召唤我忧急。
东方未晞(4),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东方还未露晨曦,衣裤颠倒乱穿起。裤作衣来衣作裤,公家号令我惊惧。
折柳樊圃(5),狂夫(6)瞿瞿(7)。不能辰夜(8),不夙(9)则莫(10)。
折下柳条围篱笆,狂汉瞪眼真强霸。不分白天与黑夜,不早就晚真作孽。
(1)齐风:齐国的诗歌。《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一篇。
(2)衣裳:古时上衣叫“衣”,下衣叫“裳”。
(3)公召:公:公家,官府。一说指齐国君主。召:召唤。
(4)晞:“昕”的假借,破晓,天刚亮。
(5)樊圃:樊:即“藩”,篱笆。这里用作动词。圃:菜园。
(6)狂夫:指监工。一说狂妄无知的人。闻一多《风诗类钞》曰:“夫之在家,从不能守夜之正时,非出太早,即归太晚。妇人称之为狂夫。”
(7)瞿瞿:瞪视貌。一说疑惑貌。
(8)不能辰夜:指不能掌握时间。辰,时,守时不失。一说借为“晨”,指白天。
(9)夙:早。
(10)莫:古“暮”字,晚。
关于《齐风·东方未明》的意旨,《毛诗序》说:“《东方未明》,刺无节也。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挈壶氏(掌计时的官员)不能掌其职焉。”古代学者意见分歧不多。今人一般认为这首诗是反映劳动者对繁重劳役的怨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