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带青潮。水上朱阑小渡桥。桥上女儿双笑靥,妖娆。倚著阑干弄柳条。
月夜落花朝。减字偷声按玉箫。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若比银河路更遥。
《南乡子·渌水带青潮》是晏几道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一位在桥上倚阑而立的妙龄女郎,刻画出弄柳奏箫、吸引路人,却可望不可即的美丽少女形象,格调淡雅清丽,语言含蓄婉转,表现出词人对少女的不舍之情。
渌水(1)带青潮(2)。水上朱阑(3)小渡桥。桥上女儿双笑靥(4),妖娆(5)。倚著阑干弄柳条。
清澈的春水带着青潮上涨,水上的朱栏连着小渡桥。桥上站立着双靥带笑的美丽少女,好妖娆,倚靠着栏杆抚弄柳条。
月夜落花朝(6)。减字偷声(7)按玉箫(8)。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9)。若比银河路更遥。
月夜直到花朝,少女能够娴熟地按照“减字偷声”的变化吹奏玉箫。柳外的行人回头顾盼,好遥远,仿佛比那天上的银河还要远。
(1)渌水:清澈的水。
(2)青潮:水面呈青绿色,且旺盛饱满,如同涨潮一般。
(3)朱阑:朱红色的栏杆。
(4)双笑靥:此处是说女子笑,脸上出现一对酒窝儿。
(5)妖娆:形容女子美貌而富有风情。曹植《感婚赋》:“顾有怀兮妖娆,用搔首兮屏营。”
(6)花朝:旧俗以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故称此节为“花朝节”。
(7)减字偷声:指词调的减省节奏和减少歌辞字句,从而衍变新调。
(8)玉箫:箫的美称。李商隐《送从瓮从东川弘农尚书幕》:“素女悲清瑟,秦娥弄玉箫。”
(9)迢迢:遥远。韦庄《诉衷情》:“鸳梦隔星桥,迢迢。”
《南乡子·渌水带青潮》这首词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词人在某地渡口偶然见到了一位少女,但井没有机会接近她,于是作此词,留作对伊人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