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熙杏花》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题画诗,前两句颂王进叔携书画赴岭南,以“江左风流”喻其雅韵,后两句写梅雨天虽暗书画,却独显徐熙“落墨”之技,墨色鲜明,神韵非凡。既赞藏画之功,又赏画技之妙,言简意赅,想象奇特,可谓妙笔传神。
江左(2)风流王谢家(3),尽携(4)书画到天涯(5)。
自古江左的王谢两家就出风流名士,携带着书画走遍了天涯海角。
却因梅雨丹青暗,洗出(6)徐熙落墨花(7)。
只因南方梅雨时节,字画受潮变暗,却正好洗涤出徐熙的落墨花。
(1)徐熙: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一说钟陵(今江西南昌)人,世仕南唐,为江南名族。五代末南唐画家,善写花卉草虫,其画最为李后主赏识。
(2)江左:即江东。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东晋及宋、齐、梁、陈各代的根据地都在江左,故当时人称这五朝及其统治的地区为江左。
(3)王谢家:指东晋宰相王导和谢安两家。王、谢两姓为晋朝望族。这里借指友人王进叔。
(4)尽携:全部携带。
(5)天涯:极远的地方。这里有远离家乡的意思。
(6)洗出:洗涤出,清除出。
(7)落墨花:徐熙画花的枝叶花蕊,先用粗笔浓墨勾出,然后略加色彩,不掩笔迹,而神气生动,人称“落墨花”。
《徐熙杏花》这首诗是苏轼哲宗元符三年(1100)北归过南海(今属广东)时所作。苏轼的朋友王进叔,于元符三年任岭南监司,到边远地方去做官,随身带了许多书画,作为精神上的寄托和艺术享受,可以解除不少作客他乡的寂寞情怀。苏轼为他的藏画题了五首诗,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