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思齐上人之宣城

林逋 〔宋代〕 林逋

林岭蔼春晖,程程入翠微。

泉声落坐石,花气上行衣。

诗正情怀澹,禅高论语稀。

萧闲水西寺,驻锡莫忘归。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送思齐上人之宣城》是北宋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通过对思齐上人居住的环境以及遥想他在路途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高洁品质的赞美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林岭蔼春晖,程程入翠微。

深山之间树木茂盛春光流溢,上人一步步走进青翠的丛林。

泉声落坐石,花气上行衣。

潺潺泉水声中坐看落日西斜,野花香气悄悄扑上行人衣襟。

(1)情怀(2),禅高论语稀。

写诗做到平正冲和自然清淡,修禅领悟至深就会寡论少言。

萧闲水西寺(3),驻(4)莫忘归。

你离开以后水西寺自此会冷落,住下后切莫忘记早踏归程。

注释

(1)正:指诗写得平正冲和。

(2)澹:同“淡”。

(3)水西寺:寺名。当为思齐上人所住的寺院。

(4)锡:僧人的锡杖。

文学赏析

《送思齐上人之宣城》这是一首送友人出行的诗歌,写得情真意切,并时露禅机。一、二句交待思齐上人所住佛寺周围的环境以及他出行的时间:山寺坐落在深山丛林,环境幽美清静,上人在春暖花开时开始动身。三、四句是设想上人路途中的情况。作者没有写途中的辛苦,反而选取坐看落日、花气袭人等场面,突出表现上人出行时无牵无挂、无欲无苦的心态,描摹出一个令人神往的境界。五、六句是点晴之笔,这里赞扬了上人冲淡平和的诗歌风格以及修禅学道、领悟至深、沉默寡言的行为。作者将诗与禅放在一起,指出写诗与参禅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要达到冲淡与幽深才是好的境界。这两句诗用来评价诗人自己,也是恰当的。宋人方虚谷批点林逋诗作时说:“妙不可言,宜其隐于湖山而名闻天下,彻九重垂百世也。胸次笔端,两相扶竖如此。”这是颇有道理的。林逋具有高洁、淡泊的性格,胸中自有禅在,所以自然地流于笔端,诗作平正冲和,寓含禅趣。该诗末尾两句提醒思齐上人不要忘记早踏归程。

作者简介

林逋

林逋

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浪迹在江淮一带,后归杭州,隐居孤山二十年,种梅养鹤,终身不娶,也不做官。旧时称其“梅妻鹤子”,卒谥和靖先生。其诗风格淡远。与钱易、范仲淹、梅尧臣、陈尧佐均有诗相酬答。有《林和靖诗集》。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