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屏风诗

大义公主 〔隋代〕 大义公主

盛衰等朝暮,世道若浮萍。

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

富贵今何在?空事写丹青。

杯酒恒无乐,弦歌讵有声。

余本皇家子,飘流入虏庭。

一朝睹成败,怀抱忽纵横。

古来共如此,非我独申名。

惟有明君曲,偏伤远嫁情。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书屏风诗》是隋代女诗人大义公主创作的一首诗,载于《隋书·列传四十九》。诗可分两段。前八句为第一段,紧扣陈后主的屏风而写对社会变迁无常的感慨;后八句为第二段,着重抒发个人的身世的感慨。全诗表面上是凭吊陈朝之亡,实际上是在怀念故国北周为隋所灭,己身流落“虏庭”,作者睹物伤怀,慨叹万分,大有昭君远嫁之哀。此诗感情深沉,在哀婉曲折之中透有清绮之韵。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盛衰等朝暮(1),世道若浮萍。

世事变化无常,迅速如早晚变换,无常如浮萍漂流。

荣华实难守,池台(2)终自(3)

荣华富贵,不能常保,豪华的池苑台观,最后总是被夷为一片平地。

富贵今何在?空事(4)丹青(5)

富贵荣华转眼即空,不过在史书上添些记载而已。

杯酒(6)无乐,弦歌(7)有声。

饮酒哪里还有欢快情致?听歌也不能解除忧愁。

余本皇家子,飘流入(8)庭。

我本是中原皇家宗室,因为和亲而嫁到北方胡地,远离家乡漂泊。

一朝睹成败,怀抱(9)纵横(10)

突然听到皇室已沦亡,中原改朝换代,不禁内心纷乱,不能自主。

古来共如此,非我独申名(11)

自古以来都有今昔兴替的感慨,不单是我会作这样的阐发分解。

惟有明君曲(12),偏伤远嫁情。

只有那《明君曲》,仅仅是表达王昭君远嫁匈奴的哀伤之情。

注释

(1)等朝暮:等,同。朝暮,自朝至暮,指时间之短暂。

(2)池台:池苑台观,贵族的园林。

(3)平:这里是毁坏的意思。

(4)空事:徒然。

(5)丹青:指绘画。一说指史书。古代丹册记勋,青史纪事。宋文天祥《正气歌》:“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6)恒:常。

(7)讵:岂,难道。

(8)虏: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称呼。

(9)怀抱:指内心。

(10)纵横:形容心绪纷乱,不能自主。一说豪横,指称霸天下。魏曹丕《报孙权书》:“君生于扰攘之际,本有纵横之志。”

(11)申名:阐发,分解。

(12)明君曲:指歌咏王昭君的诗作,晋以后诗人多有《明妃怨》等作品,大都以哀伤远嫁为主题。明君,即昭君,晋时避司马昭讳而改。

创作背景

大义公主被赐姓为杨,编入杨家宗谱。这是把她当作隋朝的宗室女儿看待,希望她深明“大义”,维护突厥与隋的友好关系。公主在这方面也确实做了一些工作,但对杨坚覆其邦国、灭其宗族的行径,又无法释然于怀。同样,杨坚对这位前朝的公主,表面上恩惠有加,内心中却难以信任。大业九年(589),隋攻灭南方的陈,隋文帝将陈后主宫中的一架屏风赐给大义公主。这本是表示恩惠的手段。但大义公主从屏风上的绘画,联想到陈的覆亡,又联想到北周王朝和个人的命运,写下《书屏风诗》这首无限伤感的诗篇。

拼音版

shūpíngfēngshī

shèngshuāiděngcháoshìdàoruòpíng

rónghuáshínánshǒuchítáizhōngpíng

guìjīnzàikōngshìxiědānqīng

bēijiǔhéngxiányǒushēng

běnhuángjiāzipiāoliútíng

cháochéngbàihuái怀bàozònghéng

láigòngfēishēnmíng

wéiyǒumíngjūnpiānshāngyuǎnjiàqíng

作者简介

大义公主

大义公主

隋代诗人

大义公主(563―596),北周武帝宇文邕的侄女,赵王宇文昭之女,初名千金公主。和亲突厥,为沙钵略妻。隋文帝杨坚代周后,公主附隋,被赐姓杨,改封大义公主。因受家庭的熏陶,自幼爱好读书写字,对于经史、诗文、书画、政治、工艺,甚至建筑都有相当程度的造诣。

大义公主的诗

1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