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是诗人李白的五言律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80卷第25首。此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诗中描写出诗人在岳阳楼极目远眺所见到的景象,表现了一时乐以忘忧的闲适旷达的襟怀。
楼观岳阳(1)尽,川迥(2)洞庭开(3)。
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
雁引愁心去(4),山衔好月来(5)。
看见大雁南飞引走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
云间连下榻(6),天上接行杯(7)。
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如同在天上传杯饮酒。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8)。
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1)岳阳:即岳州,以在天岳山之南,故名。治所在巴陵,即今湖南省岳阳市。
(2)迥:远。一作“向”。
(3)洞庭开:指洞庭湖水宽阔无边。
(4)雁引愁心去:一作“雁别秋江去”。
(5)山衔好月来:指月亮从山后升起,如被山衔出。
(6)连下榻:为宾客设榻留住,用汉代陈蕃礼徐穉、周璆事。连:一作“逢”。
(7)行杯:谓传杯而饮。
(8)回:回荡,摆动。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此诗当是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李白遇赦由江夏南游洞庭时登岳阳楼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