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江行

毛珝 〔宋代〕 毛珝

百川无敌大江流,不与人间说旧仇。

残垒自缘他国废,诸公空负百年忧。

边寒战马全装铁,波澜征船半起楼。

一举尽收关洛旧,不知消得几分愁?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甲午江行》是宋代诗人毛珝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仇”开篇,以“愁”结束,愤激之情,郁勃之气,昂扬之志,贯注全篇。诗中回顾了近百年祖国的屈辱和痛苦,强调宋室之深仇大恨,激励出征将士的斗志。诗情超伏动荡,境界壮阔深沉。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百川无敌大江流,不与人间说旧仇。

百条大河和浩瀚的长江日夜奔流,却不能洗雪人们铭心刻骨的怨仇。

残垒(1)自缘他国(2)废,诸公(3)空负百年(4)忧。

残破的营垒因蒙古已灭掉金国而不再存留,当朝的王公大臣终于没有消灭金国而白白辜负了百年来的亡国之忧。

边寒战马全装铁(5),波澜征船(6)半起楼。

而今边塞寒冷,战马都披上了铁甲;波浪滔天,战船也大半建起了船楼。

一举尽收(7)(8)旧,不知消得几分愁?

然而,此番北伐,即使完全收复关中、洛阳板地,也不知道能不能消除长期郁积的对入侵者的大恨深仇?

注释

(1)残垒:残余的堡垒。

(2)他国:指金。南宋统治者为了向金求和,曾经废除前线的军事设施,表示决不收复失地。

(3)诸公:指当时的执政大臣。

(4)百年:北宋皇朝于1127年倾覆,到这时已经过了一百年。

(5)装铁:披上铁甲。

(6)征船:战船。

(7)关:关中,泛指今陕西一带。

(8)洛:洛阳,泛指今河南一带。

创作背景

《甲午江行》此诗作于南宋甲午北伐战争之际。宋理宗端平元年甲午(1234年)春,宋将孟珙会同蒙古兵攻入蔡州,金主完颜守绪自缢,金亡。这一年夏天,理宗下诏出师收复三京。理宗此举迎合了人们雪耻之望,举国上下无比振奋。诗人感于时局,作此诗欢欣鼓舞之。

拼音版

jiǎjiāngxíng

bǎichuānjiāngliúrénjiānshuōjiùchóu

cánlěiyuánguófèizhūgōngkōngbǎiniányōu

biānhánzhànquánzhuāngtiělánzhēngchuánbànlóu

jǐnshōuguānluòjiùzhīxiāofēnchóu

作者简介

毛珝

毛珝

宋代诗人

毛珝(生卒年不详),字元白,号吾竹。衢州柯山(今浙江省衢州市)人。约生活于南宋宁宗嘉定至理宗景定间(1208—1264年)。以文自晦,不求闻达于时。与词人、笔记大家周密为友。有《吾竹小稿》。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