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歌檀敛袂

欧阳修 〔宋代〕 欧阳修

歌檀敛袂。缭绕雕梁尘暗起。柔润清圆。百琲明珠一线穿。

樱唇玉齿。天上仙音心下事。留往行云。满坐迷魂酒半醺。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减字木兰花·歌檀敛袂》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内容上主要表现了歌女高超的歌艺和动听的歌声。上片写歌女嗓音好,演唱技法纯熟;下片则写她的演唱由技而迸于道时所达到的演唱效果。全词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富有艺术效果,体现了词人不凡的艺术表现技巧。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歌檀敛袂(2)缭绕雕梁尘暗起(3)。柔润清圆。百琲明珠(4)一线穿。

歌女歌唱时动作举止从容,落落大方。她的歌声有时高亢嘹亮,经久不息;有时又轻柔圆润,如百琲明珠缠绵不绝。

樱唇玉齿(5)。天上仙音心下事。留往行云(6)。满坐迷魂(7)酒半(8)

歌女唇如樱桃,齿如白玉,她美妙的嗓子发出的仙音,天上的行云都停留下来了,宴会中满座的与宴者都已如痴如醉。

注释

(1)减字木兰花: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减兰。

(2)歌檀敛袂:此句写女子歌唱时的动作。歌檀(tán):边拍檀板边唱歌。敛袂(mèi):卷起衣服袖子。

(3)缭绕雕梁尘暗起:渲染女子歌声清越和悠长,余音绕梁不绝的特点。语出以下二典。《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俪,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又:“善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

(4)百琲明珠:十贯或五百枚珠子为一琲。王嘉《拾遗记》:“石崇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在席上,使所爱者践之。无迹者赐真珠百琲。”

(5)樱唇玉齿:唇如樱桃,齿如白玉,此形容美人唇齿之美。

(6)留往行云:语出《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生不敢言归。”此喻女子歌技之高,歌声之美。

(7)迷魂:被歌声陶醉。

(8)醺:醉。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歌檀敛袂》此词是欧阳修的早期作品,应当作于天圣末年西京留守推官任上。

拼音版

jiǎnlánhuā··tánliǎnmèi

tánliǎnmèiliáoràodiāoliángchénànróurùnqīngyuánbǎibèimíngzhūxiàn线chuān穿

yīngchúnchǐ齿tiānshàngxiānyīnxīnxiàshìliúwǎngxíngyúnmǎnzuòhúnjiǔbànxūn

作者简介

欧阳修

欧阳修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 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幼贫而好学。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合,退居颍州知州。卒谥文忠。提倡古文,奖掖后进,为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散文富阴柔之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学韩愈、李白,古体高秀,近体妍雅。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