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引·题情

任昱 〔元代〕 任昱

桃源水流清似玉,长恨姻缘误。闲讴窈窕歌,总是相思句,怕随风化作春夜雨。

南山豆苗荒数亩,拂袖先归去,高官鼎内鱼,小吏罝中兔。争似闭门闲看书!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清江引·题情》是元曲作家任昱创作的一组曲子,共两首。第一首写情,用东汉刘晨、阮肇迷路遇仙女的典故喻指心爱的女子,但美好的姻缘被耽搁,表现了主人公的相思和担心。第二首用“鼎中鱼”“罝中兔”比喻官场的险恶,表现出对仕途的厌倦,对归隐的赞美之情。这组曲子在艺术上主要特色是典故运用巧妙,结构浑然一体。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桃源(1)水流清似玉,长恨姻缘误。闲讴窈窕歌(2),总是相思句,怕随风化作春夜雨。

桃源水流清澈似玉,一直遗憾姻缘被耽误。闲时唱起《窈窕歌》,里面总是些相思的句子,担心那些美好的情事随风化作春夜的雨。

南山豆苗荒数亩,拂袖先归去,高官鼎内鱼,小吏(3)中兔。争似(4)闭门闲看书!

南山的豆苗已经荒芜了好几亩,赶紧拂袖归田去吧。高官不过是鼎内的游鱼,小吏不过是网中的兔子。怎么比得上闭门闲适地看书。

注释

(1)桃源:仙境。相传为东汉刘晨、阮肇入天台采药迷路遇仙女处。

(2)窈窕歌:即《诗经·周南·关雎》,泛指爱情歌诗。

(3)罝:捕兽的网。

(4)争似:怎比,怎能像。

创作背景

元代散曲中的“题情”,多为题咏男女恋情而作,这两首曲子题为“题情”,第一首似为写男女之情,第二首却是为抒写鄙弃仕途、赞美归隐之情而作。曲中融汇了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和实际感受,似为其晚年所作。

拼音版

qīngjiāngyǐn··qíng

táoyuánshuǐliúqīngshìzhǎnghènyīnyuánxiánōuyǎotiǎozǒngshìxiāngsuífēnghuàzuòchūn

nánshāndòumiáohuāngshùxiùxiānguīgāoguāndǐngnèixiǎozhōngzhēngshìménxiánkànshū

作者简介

任昱

任昱

元代诗人

任昱(生卒年不详),字则明,四明(今浙江宁波)人。约与张可久、曹明善为同时人,终生不仕。少时喜押游,作有不少散曲作品,在歌妓间传唱。晚年锐志读书,尤工于七言诗。现存小令五十九首,套数一套。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