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韦应物 〔唐代〕 韦应物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旧游!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淮上众多秋天意象为比,抒写人生易老之慨叹和孤独寂寞之境况,末以日夕遇旧友作结,情深意长。全诗构意新奇,对仗工稳;情与景会,意境深婉。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结茅(3)古渡(4),卧见长淮流。

隐居的茅屋临近古渡口,可以卧见淮水在奔流。

窗里(5)将老,门前树已秋。

窗里的人将渐渐老去,门前的树木正衰落逢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6)

寒山上飞过一只孤雁,幕雨中远方飘来一叶小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旧游(7)

傍晚时遇到我这个归客,怎能够忘记旧日同游。

注释

(1)淮上:淮上,淮水边,今江苏淮阴一带。

(2)李主簿:即李瀚,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 拜洛阳县主簿。主簿:官名,掌文案。

(3)结茅:筑庐,建居舍。

(4)古渡:古渡口,西涧有渡口。

(5)人:作者自指。

(6)远来舟:指李主簿来访。

(7)旧游:旧日的交游,指作者昔日在洛阳时与李主簿的交游。

创作背景

韦应物于公元773年(唐大历八年)秋冬之间,曾南下江淮,准备到广陵(今江苏扬州)谋事。在广陵盘桓了八、九个月,一事无成,于公元774年(大历九年)秋天,怀着怅然若失的心情北归,在淮水边上偶遇过去在洛阳时的同僚李主簿,写下了《淮上遇洛阳李主簿》这首五律名篇。

拼音版

huáishàngluòyángzhǔ簿

jiémáolínjiànchánghuáiliú

chuāngrénjiānglǎoménqiánshùqiū

hánshānguòyànyuǎnláizhōu

féngguīnéngwàngjiùyóu

作者简介

韦应物

韦应物

唐代著名山水诗人

韦应物(737—791),字义博,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年时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后为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故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语言简淡。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传世作品有《韦苏州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