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用太白韵》是北宋词人李之仪的词作,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词。上片写景,有清溪,霜风,山月,还有在山月下随风飘动的流云。下片,词人触景生情,怀念帝乡之感油然而生。这首词词史上有其特定意义。词题明确揭出“用太白韵”,是为和李白《忆秦娥》而作。李之仪是北宋人,与苏轼同时代,写这首词的时候,也不过是崇宁三年(1104)前后,这首和词,全依太白《忆秦娥》韵,可见当时这首词已流传比较普遍,可证其作者是李太白。
清溪咽,霜风(2)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清澈的溪水呜咽着,霜风吹散了云洗出山头的月亮。山头的月亮,将云迎接回来,又将云送走。
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3)望断音尘(4)绝。音尘(4)绝,帆来帆去,天际(5)双阙(6)。
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时节。在凌霄台上眺望,没有音信。帆船来来往往,天边是帝王的住所。
(1)忆秦娥:又名《秦楼月》《碧云深》。世传李白首制此调,因李白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忆秦娥”。双调,四十六字。分仄韵、平韵两体,仄韵词多用入声韵,上下片各一叠韵。
(2)霜风:刺骨寒风。
(3)凌歊:即凌歊台。南朝宋孝武帝曾登此台,并筑离宫于此,遗址在今当涂县西。
(4)音尘:音信,消息。
(5)天际:天边。
(6)双阙:古代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用的楼,代指帝王的住所。
崇宁二年(1103年)夏,李之仪因替范纯仁作遗表和行状,下御史狱。出狱后,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词中“凌歊”一词指“凌歊台”,其遗址在今当涂县西,因此该词应写于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