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
连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
西岑极远目,毫末皆可了。
重叠九疑高,微茫洞庭小。
迥穷两仪际,高出万象表。
驰景泛颓波,遥风递寒篠。
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
生同胥靡遗,寿比彭铿夭。
蹇连困颠踣,愚蒙怯幽眇。
非令亲爱疏,谁使心神悄。
偶兹遁山水,得以观鱼鸟。
吾子幸淹留,缓我愁肠绕。
《与崔策登西山》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先描述清晨之景,再写西山之高,后写谪居之苦,表达珍惜友人之情,抒发登临后幽古之思情,刻画了一个执着追求而又窘迫无奈的忧愁苦闷的自我形象。全诗情景相生,以离骚手法,凭丰富的想象、跳跃着的情感,显理念与期盼之光,抒悲愤和无奈之情。
鹤鸣(2)楚山静,露白秋江晓。
南国的群山格外幽静,高飞的白鹤声声长鸣;深秋的潇湘从黑夜里醒来,晶莹的霜花将晨光结凝。
连袂(3)度危(4)桥,萦回出林杪(5)。
我们携手渡过残破的木桥,曲曲折折爬到了高过所有树尖的山头。
西岑极远目,毫末皆可了。
站在西岭上放眼远望,宇宙间一丝一毫尽收眼底。
重叠九疑高,微茫洞庭小。
重重叠叠的山峰啊九疑最高,隐约迷茫的洞庭啊显得微渺。
迥穷(6)两仪(7)际,高出万象(8)表。
放眼眺望辽阔的天地间,这里高出宇宙间一切物象的外表。
驰景泛颓波(9),遥风递寒篠(10)。
奔驰似的美景飘浮在北流的潇水上,遥迢的长风掠过寒碜的竹梢。
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
遭谪贬还能有什么事可做,已渐渐厌倦了终日的纷纷扰扰。
生同胥靡(11)遗,寿比彭铿(12)夭。
活着似奴隶被抛弃在南荒,等于把生命夭折在满肚子的苦水里。
蹇连(13)困颠踣(14),愚蒙怯幽眇(15)。
跛脚的驴子怕的是受困扑倒,愚蠢和蒙昧怕的是深妙精微。
非令亲爱疏,谁使心神悄(16)。
不是让深深爱过的人疏远,谁能让人这般心悲神凄。
偶兹遁山水,得以观鱼鸟。
让我们双双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看水底鱼儿游天上鸟儿飞。
吾子幸淹留,缓我愁肠绕。
幸好你留在我的身边,舒缓了我心中的愁结肠回。
(1)崔策:字子符,即《送崔子符罢举诗序》中的崔子符,是柳宗元姐夫崔简的弟弟。
(2)鹤鸣:语出《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原文意为白鹤在山北鸣叫,小白鹤们唱和着。“我有好的雀儿(爵边雀),我和你们来享受它(靡,奢侈,引申为享受)。”诗中既写实又借意。
(3)连袂:即手拉着手。袂,衣袖。
(4)危:危险。
(5)杪:树的末梢。
(6)迥穷:极尽很远很远的地方。迥,远;穷,尽。
(7)两仪:古指天地或阴阳。《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诗中指天地间。
(8)万象:宇宙间的一切。
(9)颓波:向下流的水势。《水经注》:“又东,颓波泻涧,一丈有余。”
(10)篠:小竹。《书·禹贡》:“筿簜既敷。”孔安国传:“筿,竹箭;簜,大竹。”孔颖达疏:“筿为小竹,簜为大竹。”
(11)胥靡:又作“縃靡”,古代对一种奴隶的称谓,因被用绳索牵连着强迫劳动而得名。《庄子·庚桑楚》:“胥靡登高而不惧,遗死生也。”
(12)彭铿:同“彭亨”“膨脝”,腹胀大的样子。韩愈《城南联句》:“苦开腹彭亨。”孙伯野注:“苦开,乃破瓜瓠之苦者也。”
(13)蹇连:如跛足的驴子行路艰难。蹇,跛足。《楚辞·七谏·谬谏》:“驾蹇驴而无策兮,有何路之能极?”又《易·蹇》:“六四,往蹇来连。”
(14)颠踣:犹颠踬,倾倒。《抱朴子·百里》:“冒昧苟得,闇于自量者,虑中道之颠踬,不以驽茧服鸾衡。”引申为挫折。
(15)幽眇:精微深妙。韩愈《进学解》:“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16)悄:忧愁的样子。《诗经·陈风·月出》:“劳心悄兮。”
《与崔策登西山》这首赠诗创作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秋,与诗人的山水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应是姊妹篇。崔策为柳宗元姊夫崔简之弟,属中表亲,当时就学于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