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南旺

施闰章 〔清代〕 施闰章

客倦南来路,河分向北流。

明朝望乡泪,流不到江头。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至南旺》是清代诗人施闰章创作的五言绝句。诗歌抓住汶水在南旺分流的地理特点,以从此河水不复流向家乡,因而失去了唯一的慰藉,来抒写、强化游子的思乡之情。全诗短短四句二十个字,构想巧妙,叙述真切。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由江西赴北京上任途经南旺时所作。

文学赏析

首句写自己的行踪是由南向北,客是诗人自称。一个“倦”字,不光指自己因旅途劳顿而感觉疲倦,还流露出作者因离开南方的家乡愈来愈远而变得愈来愈浓的愁绪。次句写至南旺后河水的流向。由于汶水在南旺分为南北二流,而诗人为赴京又不得不继续沿着向北的支流航行,所以说“河分向北流”。这两句诗表明河流的流向与诗人望乡的方向恰恰相反,为后两句即景生情作了铺垫。人在思乡难归时,每每移情外物,企望鸿雁传书,清风送情。诗人也是如此,在思归不得时,则期盼自己思乡的热泪能随河水流向故乡的土地。然而,明早起航后,河水又偏偏分流向北,自己的望乡泪竟也流不到故乡的方向,欲求这一点点安慰亦不可得,这是怎样加倍地令人痛苦啊!唐人诗中也有借趋向相反的事物来反衬羁旅之愁,乡国之思的。如杜审言曾被贬到南方偏远的峰州,当他渡湘江南下时,曾写下“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的诗句,表达了对京城的留恋。“明朝望乡泪,流不到江头”两句,显然是反其义而用之,更深切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故沈德潜评此诗曰:“此言过南旺分水,水俱向北,泪滴水中,不复到江也。宛似唐人声口”。然而,比起前人来,这两句更显得设意新巧,因为前人纯是写水,而此处望乡泪滴落水中,则更见形象生动,使水更加情感化了,故而此诗更显得深挚沉痛,动人心弦。

作者简介

施闰章

施闰章

清初政治家、文学家

施闰章(1618—1683),字尚白,号愚山,宣城(今属安徽省)人。清世祖顺治六年(1649)进士。授刑部主事擢山东学政。清圣祖康熙十八年(1679),应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侍郎,预修《明史》,转侍读。工诗,与山东莱阳的宋琬齐名号“南施北宋”。诗风淡素高雅,影响颇大,时称“宣城体。”著有《学馀堂文集》《学馀堂诗集》《蠖斋诗话》等。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