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滩头石齿齿,百丈青绳可怜子。
赤脚短衣半在腰,裹饭寒吞掬江水。
北来铁骑尽乘船,滩峻船从石窟穿。
鸡猪牛酒不论数,连樯动索千夫牵。
县官惧罪急如火,预点民夫向江坐。
拘留古庙等羁囚,兵来不来饥杀我。
沿江沙石多崩峭,引臂如猿争叫啸。
秋冬水涩春涨湍,渚穴蛟龙岸虎豹。
伐鼓鸣铙画舰飞,阳侯起立江娥笑。
不辞辛苦为君行,梃促鞭驱半死生。
君看死者仆江侧,火伴何人敢哭声!
自从伏波下南粤,蛮江多少人流血。
绳牵不断肠断绝,流水无情亦呜咽。
《牵船夫行》是清代诗人施闰章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写诗人在江西赣江所见到的牵船民夫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清初战乱的一个侧面。全诗基本上四句一转韵,层次分明,有条不紊;语言十分质朴,以白描取胜;间有比兴与用典,又增添了诗的形象性与典雅之致。
十八滩头石齿齿,百丈青绳可怜子。
赣江有滩十八处,这里尖石排列如齿状,纤夫们终日背着牵绳牵动江船行进。
赤脚短衣半在腰,裹饭寒吞掬江水。
他们光着脚、穿半截衣服背纤而行,在行进中吞饭粒、饮江水以果腹。
北来铁骑尽乘船,滩峻船从石窟穿。
北方来的铁骑全都乘座着船,滩势高峻,船形其中如穿过石窟一样。
鸡猪牛酒不论数,连樯动索千夫牵。
船上载运无数军需食物,桅杆相连,动不动就强派大量民夫去拉纤。
县官惧罪急如火,预点民夫向江坐。
县里的官员惧怕获罪而心急如火,预先征集的民夫枯坐在江边。
拘留古庙等羁囚,兵来不来饥杀我。
扣押在古庙里如同牢里的囚犯一样,要来的官兵不即来,使我们坐等,快要饿死。
沿江沙石多崩峭,引臂如猿争叫啸。
沿江尽是砂石和崩裂陡峭的山石,纤夫伸长手臂,呼着号子,像猿猴一样在危崖上行走。
秋冬水涩春涨湍,渚穴蛟龙岸虎豹。
秋冬两季水浅船难行,春季涨水湍流急,水中藏有蛟龙,岸上又有虎豹。
伐鼓鸣铙画舰飞,阳侯起立江娥笑。
豪华的战舰在军乐声中飞逝而去,江神为之动容,出来迎接。
不辞辛苦为君行,梃促鞭驱半死生。
船夫不辞劳苦为清兵拉船,用棍棒笞打催赶,已死亡过半。
君看死者仆江侧,火伴何人敢哭声!
看着仆卧江岸的伙伴长眠不起,他们满怀悲伤与愤怒,可谁也不敢哭出声来!
自从伏波下南粤,蛮江多少人流血。
自从伏波将军马援带兵征讨南粤以来,南方的江河里流着多少人的血啊!
绳牵不断肠断绝,流水无情亦呜咽。
牵船的绳子虽然拉不断,但纤夫的肝肠断绝,面对这悲惨的景象,无情的流水也发出鸣咽之声!
《牵船夫行》以描写赣江纤夫生活为题材,当作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时施闰章调任江西布政司参议,分守湖西道。时值清初,统治者正用兵西南,江西等地因军需供应浩繁,民不堪命。作者目睹了赣江十八滩一带纤夫生活的痛苦,因而写作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