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
因夸楚太子,便观广陵涛。
仙尉赵家玉,英风凌四豪。
维舟至长芦,目送烟云高。
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
前途倘相思,登岳一长谣。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点明“送别”,第二、三联连用三个典故,隐讳地表达了他欲起沉疴、救危世的想法,以及对赵炎的赞赏,第四、五联交待送别情景,末联是作者对友人的叮嘱,集中体现李白对告别友人的殷殷之情和豪放气质。全诗是信笔写来,但落笔错落有致,描写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一气呵成,体现了作者驾御文字的非凡能力。
我来扬都市(3),送客回轻舠(4)。
我这次的建康之行,是为送朋友溯江返回归程。
因夸楚太子,便观广陵涛。
他是像当年楚公子听人夸健广陵潮水,专程来听涛声。
仙尉(5)赵家玉(6),英风凌四豪(7)。
你像汉代仙尉梅福一样,是赵家的宝玉,有出息,英风凌驾于平原君等四豪之上。
维舟(8)至长芦,目送烟云高。
令人难忘的是停船在长芦。你乘舟到了长芦,尽目之处,烟云辽阔。
摇扇对酒楼,持袂(9)把蟹螯(10)。
手把蒲扇,一边摇扇,一边喝金陵美酒,食长江蟹鲜,话离别之情。
前途倘相思,登岳(11)一长谣(12)。
当你想起我之时,就登高长歌来抒发思念之情。
(1)赵少府:即赵炎。河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中任当涂县尉,后任六合县尉。少府,一作“明府”。
(2)长芦:唐时在淮南道扬州之六合县南二十五里,即今江苏南京市大厂区长芦镇。
(3)扬都市:南北朝时期人们对六朝都城的并称。这里指的是“建康”(今南京)。
(4)舠:刀形小船。
(5)仙尉:典出《汉书·梅福传》。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
(6)赵家玉:即指赵少府。
(7)四豪: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公子,即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他们以收养宾客,招致人才著称。
(8)维舟:大绳以系船。
(9)持袂:握住或卷起衣袖。
(10)把蟹螯:拿着螃蟹的大鳌。
(11)岳:高山。
(12)谣:有章之曲称为“歌”,无章之曲称为“谣”。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此诗是作者在长芦送别当涂县尉赵炎时所作。据马鞍山市当涂县地方志办公室编《李白与当涂》一书认为,他们送别的时间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夏秋之交,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那一年安史之乱爆发了,唐朝开始由盛极而走向衰败,社会矛盾不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