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岭精舍

韦应物 〔唐代〕 韦应物

石壁精舍高,排云聊直上。

佳游惬始愿,忘险得前赏。

崖倾景方晦,谷转川如掌。

绿林含萧条,飞阁起弘敞。

道人上方至,深夜还独往。

日落群山阴,天秋百泉响。

所嗟累已成,安得长偃仰。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蓝岭精舍》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首四句写蓝岭精舍特殊的山势位置和登临的快感;次四句写登寺观俯视山下和游赏寺景的情形;最后六句写借宿在蓝田精舍的所闻所感。全诗随游而纪实景,写景逼真自然,抒情诚信真率,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与之同慨的感觉。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石壁精舍高,排云(2)(3)直上。

石壁上的精舍非常之高,它高耸入云直上青天。

佳游(4)始愿(5),忘险得前(6)

游赏蓝岭精舍是久有的心愿,忘掉险峻前来游赏。

崖倾景方(7),谷转川如掌(8)

由于山崖又高又斜,山下景物受其遮挡而或明或暗,沿崖而游,峰回路转,终于看到了山下的平川。

绿林(9)萧条(10)飞阁(11)弘敞(12)

寺观中的树木,郁郁葱葱,繁茂喜人,而那些飞阁,楼台,却又那么开阔壮观。

道人上方(13)至,深夜还独往。

道人从方外来到此处,深夜中独来独往。

日落群山阴,天秋百泉(14)响。

天黑时已阴云密布,群山隐没于山雨前的阴霾之中,一阵山雨过后,处处山水回响。

(15)累已成(16)(17)得长偃仰(18)

身陷官场名利之地,又有妻室家小之累,怎能优哉游哉,随时畅游名山胜水呢。

注释

(1)蓝岭精舍:精舍筑蓝岭上,故称蓝岭精舍。蓝岭,在湖南蓝岭县境,多岩洞之胜。精舍,学舍,此指僧人、道士修炼居住之所。

(2)排云:高耸入云。

(3)聊:姑且。

(4)惬:满意,满足。

(5)始愿:原来的意愿。

(6)赏:欣赏观玩。

(7)晦:昏暗的样子。

(8)川如掌:川平如掌。川:平地。

(9)含:包容、孕育。

(10)萧条:寂寥,深静。

(11)飞阁:凌空耸立的高阁。

(12)弘敞:弘大宽敞。

(13)上方:道家所谓的天上仙界。

(14)百泉:泛指蓝岭中的山溪和山泉。

(15)嗟:嗟叹、叹惜。

(16)累已成:已被尘俗所牵累。

(17)安:怎么、哪里。

(18)偃仰:俯仰、自由地起卧,此指悠然自得。

创作背景

《蓝岭精舍》此诗为诗人游赏蓝岭时,纪其所见所闻所感成诗。诗作的具体创作时间未详,但今人孙望考证后认为是唐代宗大历十年(775年)所作。

拼音版

lánlǐngjīngshě

shíjīngshěgāopáiyúnliáozhíshàng

jiāyóuqièshǐyuànwàngxiǎnqiánshǎng

qīngjǐngfānghuìzhuǎnchuānzhǎng

绿línhánxiāotiáofēihóngchǎng

dàorénshàngfāngzhìshēnháiwǎng

luòqúnshānyīntiānqiūbǎiquánxiǎng

suǒjiēlèichéngānzhǎngyǎnyǎng

作者简介

韦应物

韦应物

唐代著名山水诗人

韦应物(737—791),字义博,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年时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后为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故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语言简淡。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传世作品有《韦苏州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