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
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鹊踏枝·叵耐灵鹊多谩语》是唐五代时期的一首民间词,收录于《敦煌曲子词》。此词写闺中少妇与灵鹊之间的小冲突,含蓄地表达了少妇空闺盼夫的思念之情。这一场小小的冲突,虽然发生于少妇和灵鹊之间,却完全具有人和人之间的性质、意义。上下片采用两种不同的叙事视角,上片以少妇的自述为主,下片以灵鹊的自述为主。全词率性活泼,富有生气,以物拟人手法的运用,显得不事雕饰,朴素自然,逼真入微,情趣横溢。
叵耐(1)灵鹊(2)多谩语(3),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4)休共语(5)。
不可忍耐那喜鹊来叽叽喳喳的叫,都说你是最灵的,总是报告喜讯,可是你给我送来了什么啊?他一点消息都没有!再这样调戏我的感情,看我不把你捉了来,把你锁在笼子里,你还能说什么!
比拟(6)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欲他征夫(7)早归来,腾身(8)却放我向青云里。
本来是好心来早早给她报个喜讯的,想给她的寂寞一点安慰。可是她却把好心当作了驴肝肺!竟然把俺捉了锁进笼子。唉!她的心情俺还是理解的,不跟她计较了,但愿她的那个人早日归来,哈哈,那个时候就知道俺是好心了,就会欢天喜地的把俺放出来的。
(1)叵耐:不可忍耐,可恶。
(2)灵鹊:民间以闻鹊声为喜兆,称之为“灵鹊报喜”。
(3)谩语:言过其实。谩,一作“漫”。
(4)金笼:坚固而又精美的鸟笼。
(5)休共语:不要和他说话。
(6)比拟:刚打算,刚准备。
(7)征夫:出远门的人。这里是指关锁灵鹊的人的丈夫。
(8)腾身:跃身而起。
作为幸福象征的喜鹊,在古代文人诗词中时常出现,在敦煌曲子词中更是一再出现,“正见前庭双鹊喜,君在塞外远征回”(《阿曹婆》),这是说喜鹊给人带来喜讯。“鹊语虚消息”(《菩萨蛮》),这是说喜鹊虽鸣而远客未归。这些诗句都说明,在长期民俗传统和人们的淳朴愿望中,喜鹊是有灵性的,尽管从科学角度看这是荒谬可笑的,但这个传统一直流传下来,长期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喜鹊灵与不灵,可能会由于题材上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但人们都把它作为希望的象征,《鹊踏枝·叵耐灵鹊多谩语》这首词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