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牛头寺》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前四句写牛头山的景象和禅师的佛法精深;后四句感叹佛法慈悲,同时抒发自己修禅的决心。全诗大量引用佛经典故,可见对禅师佛法的向往之情。
牛头(1)见鹤林(2),梯迳(3)绕幽深。
牛头山上见到鹤林禅师,禅机如同山路蜿蜒幽深。
春色浮山外,天河(4)宿殿阴。
春色浮满山中,山高寺远,连银河似乎都宿在大殿影中。
传灯(5)无白日,布地有黄金。
传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众生长处黑夜,故施慈悲,于世间遍布远比黄金更贵的佛法。
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6)。
我年纪已老,别再作狂吟之事了,是该收收心,静心下来好好修心养性了。
(1)牛头:牛头寺。
(2)鹤林:鹤林禅师,一说为附近的鹤林寺。
(3)迳:同“径”,山路。
(4)天河:银河。
(5)传灯:佛法像灯一样,能够照破世间冥暗,所以佛门把传法称为“传灯。”
(6)不住心:犹无住心,即空灵禅心。
《望牛头寺》此诗大约是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杜甫游梓州郪县西南牛头寺时所作,时年五十二岁。这一年间,杜甫因陪一些官员游赏蜀国山水,曾到阆州(四川阆中),游牛头、兜率、惠义诸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