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吟商小品·正是春归

姜夔 〔宋代〕 姜夔

石湖老人谓予云:“琵琶有四曲,今不传矣。曰濩索梁州、转关绿腰、醉吟商湖渭州、历弦薄媚。”予每念之。辛亥之夏,予谒杨廷秀丈于金陵邸中,也遇琵琶工解作醉吟商湖渭州,因求得品弦法,译成此谱,实双声耳。

又正是春归,细柳暗黄千缕。暮鸦啼处。

梦逐金鞍去。一点芳心休诉。琵琶解语。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醉吟商小品·又正是春归》是宋代音乐家、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描绘了春天回归的景象,细柳变黄,春意盎然,在暮色中,乌鸦的啼声让人感到忧郁。作者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似乎梦境随着金色鞍马一同飞驰而去。全词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情感变化,传达出深切的离愁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石湖老人谓予云:“琵琶有四曲,今不传矣。曰濩索梁州、转关绿腰、醉吟商湖渭州、历弦薄媚。”予每念之。辛亥之夏,予谒杨廷秀丈于金陵邸中,也遇琵琶工解作醉吟商湖渭州,因求得品弦法,译成此谱,实双声耳。

石湖老人范成大告诉我说:“有四支琵琶曲子,现在已经没有传承下来了。即《濩索梁州》《转关绿腰》《醉吟商湖渭州》《历弦薄媚》。”我常常想起这句话。辛亥年的夏天,我在金陵杨廷秀住所拜访杨廷秀先生,遇到琵琶工弹奏《醉吟商湖渭州》曲子,顺便求得品弦的方法,翻成这个曲谱,其实是双声调。

又正是春归,细柳暗黄千缕。暮鸦啼处(1)

又正值春天归来,细柳树隐隐约约地泛着黄色,仿佛千丝万缕的金线。在暮色中,乌鸦啼叫的地方。

梦逐金鞍(2)去。一点芳心休诉。琵琶解语。

我仿佛梦随着一匹金色鞍马飞去了。芳心不要再倾诉了,所有的情意你在琵琶弹奏中都表达了,我也都理解了。

注释

(1)啼处:张本“处”下空一格,分作两片。

(2)金鞍:马鞍的美化说法,此代指马上的恋人。

创作背景

《醉吟商小品·又正是春归》此词当作于宋光宗绍熙二年辛亥(1191)。夏承焘谓:“作于别合肥之年,用琵琶曲调,又全词以柳起兴,疑亦怀人之作。”所怀之人即合肥歌楼之琵琶女。

拼音版

zuìyínshāngxiǎopǐn··zhèngshìchūnguī

yòuzhèngshìchūnguīliǔànhuángqiānchù

mèngzhújīnāndiǎnfāngxīnxiūjiě

作者简介

姜夔

姜夔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姜夔(1155—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少随父宦游汉阳。父死,流寓湘、鄂间。诗人萧德藻以兄女妻之,移居湖州,往来于苏、杭一带。与张镃、范成大交往甚密。终生不第,卒于杭州。工诗,尤以词称。精通音律,曾著《琴瑟考古图》。词集中多自度曲,并存有工尺旁谱十七首。其词清空峻拔,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诗说》《白石道人歌曲》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