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

萨都剌 〔元代〕 萨都剌

清夜宫车出建章,紫衣小队两三行。

石阑干畔银灯过,照见芙蓉叶上霜。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秋词》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描写了深夜宫车出行的场面;后两句则描写出行的队列一路所见之景,侍从举着银灯,照见荷花叶上的清霜。全诗仅仅四句,文笔简淡,意境隽永。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清夜宫车(1)建章(2),紫衣小队两三行。

清秋夜来宫车出建章,紫衣小队排列两三行。

石阑干畔银灯过,照见芙蓉叶上霜。

石栏干畔举着银灯过,照见荷花叶上的清霜。

注释

(1)宫车:宫廷内的车辆。

(2)建章:汉代的宫殿名,诗里泛指宫廷。

创作背景

《秋词》这首诗又名《宫词》或者《秋宫词》。在元代诗人中,萨都剌以擅长宫词和丽情乐府著称。宫词是以宫廷生活为题材的诗歌。唐代诗人王建创作《宫词》百首之后,人们即用“宫词”来命名这种题材,历代以宫词为题的诗作极多。诗的写作时间不明,一般认为应该在元至顺元年(1330)至至顺二年(1332)之间,其时萨都剌在京任翰林国史院应奉文字,与宫廷生活最为接近,最有可能创作《宫词》这类体裁的作品。

拼音版

qiū

qīnggōngchēchūjiànzhāngxiǎoduìliǎngsānxíng

shílángànpànyíndēngguòzhàojiànróngshàngshuāng

作者简介

萨都剌

萨都剌

元代诗人、画家

萨都刺(1272—1355),字天锡,号直斋,蒙古族,父因军功居雁门(今山西代县),故为雁门人。泰定进士,授翰林应奉,后出任南御史台掾、淮西宪司经历等职。弃官后隐居安庆司空山。诗多写自然景色,清新绮丽。有《雁门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