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滁州欧阳永叔

梅尧臣 〔宋代〕 梅尧臣

昔读韦公集,固多滁州词。

烂熳写风土,下上穷幽奇。

君今得此郡,名与前人驰。

君才比江海,浩浩观无涯。

下笔犹高帆,十幅美满吹。

一举一千里,只在顷刻时。

寻常行舟舻,傍岸撑牵疲。

有才苟如此,但恨不勇为。

仲尼著春秋,贬骨常苦笞。

后世各有史,善恶亦不遗。

君能切体类,镜照嫫与施。

直辞鬼胆惧,微文奸魄悲。

不书儿女书,不作风月诗。

唯存先王法,好丑无使疑。

安求一时誉,当期千载知。

此外有甘脆,可以奉亲慈。

山蔬采笋蕨,野膳猎麇麋。

鲈脍古来美,枭䏑今且推。

夏果亦琐细,一一旧颇窥。

圆尖剥水实,青红摘林枝。

又足供宴乐,聊与子所宜。

慎勿思北来,我言非狂痴。

洗虑当以净,洗垢当以脂。

此语同饮食,远寄入君脾。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寄滁州欧阳永叔》是北宋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先把欧公与唐代诗人韦应物相提并论。且盛赞欧公:“下笔犹高帆,十幅美满吹。一举一千里,只在顷刻时。”然后就此生发,勉励欧公尽其才力写作诗文,以达到惩时救世的目的,从而光照千古。诗人还着重劝勉欧公安于滁州生活“慎勿思北来”,言外之意也就是望其坚持刚正的政治立场,而不要有丝毫妥协,用意十分深切。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昔读韦公集,固多滁州词。

从前阅读韦应物先生的集子,有许多在滁州写的诗句。

烂熳写风土,下上穷幽奇。

他以焕发的文采描绘当地风土,上下求索,写尽幽深奇妙的自然景物。

君今得此郡,名与前人驰。

你如今来主管这个州郡,诗名正好跟韦先生并驾齐驱。

君才比江海,浩浩观无涯。

你的才情像江海一样浩渺,广阔得望不到边极。

下笔犹高帆,十幅美满吹。

落笔宛如高高扬起的船帆,十幅帆又被顺风吹得满满涨起。

一举一千里,只在顷刻时。

一开船就走一千里,只不过是顷刻须臾。

寻常行舟舻,傍岸撑牵疲。

哪儿像普通人行舟,傍着河岸撑篙、牵缆费尽力气。

有才苟如此,但恨不勇为。

你的才情是那样高华绝世,只遗憾写作还不十分努力。

仲尼著春秋,贬骨常苦笞。

仲尼写成《春秋》一书,一字寓褒贬,宛若鞭打痛到骨髓里。

后世各有史,善恶亦不遗。

后世每个朝代都有史书,善和恶毫无遗漏。

君能切体类,镜照嫫与施。

一一载入典籍你能洞察事物,分辨体式类别,就像明镜照出丑妇和美女。

直辞鬼胆惧,微文奸魄悲。

刚直的言辞让鬼魅吓破了胆,深寓褒贬的诗句使奸人悲伤战栗。

不书儿女书,不作风月诗。

不去描写儿女的相思恋情,不去创作风花雪月的诗句。

唯存先王法,好丑无使疑。

只须保存上古的礼法、准则,好坏是非不容混同一体。

安求一时誉,当期千载知。

哪儿会求取一时的声誉,应该期望千载以下的知己。

此外有甘脆,可以奉亲慈。

当地还有美味的食物,可以奉养老母和亲戚。

山蔬采笋蕨,野膳猎麇麋。

山中采摘来竹笋、蕨菜,想吃野味就把麋鹿猎取。

鲈脍古来美,枭䏑今且推。

切细的鲈鱼自古就认为非常鲜美,如今且把烧熟的山禽肉当成美味。

夏果亦琐细,一一旧颇窥。

夏天的果实又是那样繁多,每一种以前就很诱人食欲。

圆尖剥水实,青红摘林枝。

水中的菱藕之类有尖有圆,枝头果子有青有红在那树林里。

又足供宴乐,聊与子所宜。

这些东西足以提供宴饮的欢乐,使你能够安心居住在此地。

慎勿思北来,我言非狂痴。

切莫一心想北归返回京都,我这番话并不是狂言痴语。

洗虑当以净,洗垢当以脂。

洗去尘俗的烦恼要用佛家的净水,膏脂才能够洗尽污秽油腻。

此语同饮食,远寄入君脾。

我说的话就如饮食一样重要,远远地寄上望你深深记在胸臆。

创作背景

欧阳修于仁宗庆历五年(1045)贬为滁州(治所在今安徽滁县)知州,至庆历八年改任扬州知州。《寄滁州欧阳永叔》这首诗为诗人劝勉欧阳修而作,写于庆历六年,其时诗人在许昌任签书忠武军节度判官。

拼音版

chúzhōuōuyángyǒngshū

wéigōngduōchúzhōu

lànmànxiěfēngxiàshàngqióngyōu

jūnjīnjùnmíngqiánrénchí

jūncáijiānghǎihàohàoguān

xiàyóugāofānshíměimǎnchuī

qiānzhǐzàiqǐngshí

xúnchángxíngzhōubàngànchēngqiān

yǒucáigǒudànhènyǒngwèi

zhòngzhechūnqiūbiǎnchángchī

hòushìyǒushǐshànè

jūnnéngqièlèijìngzhàoshī

zhíguǐdǎnwēiwénjiānbēi

shūérshūzuòfēngyuèshī

wéicúnxiānwánghǎochǒushǐ使

ānqiúshídāngqiānzàizhī

wàiyǒugāncuìfèngqīn

shānshūcǎisǔnjuéshànlièjūn

kuàiláiměixiāojīnqiětuī

xiàguǒsuǒjiùkuī

yuánjiānshuǐshíqīnghóngzhāilínzhī

yòugōngyànliáozisuǒ

shènběiláiyánfēikuángchī

dāngjìnggòudāngzhī

tóngyǐnshíyuǎnjūn

作者简介

梅尧臣

梅尧臣

北宋诗人、官员,宋诗开山祖师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名宛陵,世称梅宛陵。少时应进士不第。历任州县官属。皇祐(1049—1054年)初期赐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曾预修《唐书》。诗风古淡,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与欧阳修同为北宋前期诗文革新运动领袖。有《宛陵先生文集》,又曾注释《孙子》。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