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悠悠行

李贺 〔唐代〕 李贺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

空光远流浪,铜柱从年消。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古悠悠行》是唐代诗人李贺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前四句由白天过去太阳已落山,黑夜到来月亮东升这一极其普通的自然现象,萌生出“千岁随风飘”的奇思遐想;后四句分别用两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具体写出了“千岁随风飘”。全诗以昼夜之道,生死之说,讥刺秦皇汉武,讽寓当朝时弊,既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又具有尖锐的讽刺性。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白景(1)归西山,碧华(2)迢迢(3)

太阳天天落下西山,月亮夜夜升上高天。

今古(4)何处尽,千岁(5)随风飘。

古往今来哪儿有尽头,千年的时光随风飘散。

海沙变成石,鱼沫(6)秦桥(7)

海中是沙粒慢慢变成岩石,如今的秦桥只见鱼儿吹沫戏玩。

空光(8)远流浪,铜柱(9)从年消。

时光像流水不断逝去,汉武帝的铜柱也随着岁月更移早已不在人间。

注释

(1)白景:太阳。

(2)碧华:皎洁的月亮。

(3)迢迢:高貌。这里指天空。

(4)今古: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

(5)千岁:千年,年代久远。

(6)鱼沫:鱼所吐之水沫。

(7)秦桥:相传秦始皇东游时所造的石桥。

(8)空光:阳光。

(9)铜柱: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

创作背景

李贺作诗,命题立意,比物征事,凡有讽寓,“皆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姚文燮《昌谷集注序》)。诗人经历的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期间,唐王朝已由盛而衰,政治混乱,宪宗昏庸无能,惑于神仙,祈求长生不老,上行下效,形成风气。《古悠悠行》此诗正是由此而发。

拼音版

yōuyōuxíng

báijǐngguī西shānhuáshàngtiáotiáo

jīnchùjìnqiānsuìsuífēngpiāo

hǎishābiànchéngshíchuīqínqiáo

kōngguāngyuǎnliúlàngtóngzhùcóngniánxiāo

作者简介

李贺

李贺(诗鬼)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仕途偃蹇。曾官奉礼郎。有“诗鬼”之称,是继屈原、李白之后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全唐诗》存诗5卷。有《昌谷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