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番·海燕欲飞调羽

温庭筠 〔唐代〕 温庭筠

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定西番·海燕欲飞调羽》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刻画了一个新妆初罢少女的形象,抒写主人公心底思恋的难言之苦。上片开头用海燕初飞兴起少女新妆,接着刻画少女新妆时的美好环境,烘托少女开朗而欢快的情绪;下片写妆后的少女形象,过片突出妆饰的艳丽,最后将少女置于月圆之夜,透露出清凄之感。全词只写明月、琐窗,而不直写少女的伤春、惆怅,显得深婉含蓄,表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意蕴美。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海燕欲飞调羽(2)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3)

燕子欲飞时,尖尖小嘴梳羽绒。庭中萱草绿如春水,满树杏花胭脂红。欲走进春的画卷,却又隔着帘栊。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4)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5)

两鬓戴金佩玉,似金霞飞虹,人如一枝春花,春情正浓。那高挂楼头的团圆月呀,又透过窗格,洒下一片相思情浓。

注释

(1)定西番: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此调有不同格体,俱为双调,此词为三十五字,上片四句一仄韵两平韵;下片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2)海燕欲飞调羽:燕子将要起飞时,先理一理它的羽毛。海燕,燕子。古以燕子从海上来,故称。

(3)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萱草碧绿,杏花绯红,都在帘栊之外。萱草,又写成“蘐草”或“谖草”。《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毛传》:“谖草令人忘忧。”朱熹注:“谖草合欢,食之令人忘忧者。”杏花,次于梅而开,五瓣,色白带红,似梅花而稍大,果实可食。帘栊,有帘之窗。《说文解字》段注:“帘与栊,皆言横直为窗棂,通明。”即窗户格子。

(4)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双鬓戴着碧霞色的玉石和金丝制成的首饰,看去好像春天里一朵盛开的鲜花。

(5)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楼上正是十五明月高照之时,琐窗中之人,浓妆对圆月,别有情思。琐窗,镂有花纹之窗。

创作背景

《定西番·海燕欲飞调羽》这首词是温庭筠众多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之一,是为反映闺中少女心底的难言之隐而作,而其具体创作时间未能确证。

拼音版

dìng西fān··hǎiyànfēidiào

hǎiyànfēitiáoxuāncǎo绿xìnghuāhóngliánlǒng

shuāngbìncuìxiájīnzhīchūnyànnónglóushàngyuèmíngsānsuǒchuāngzhōng

作者简介

温庭筠

温庭筠

唐代诗人、词人

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温八吟”之称。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后人辑有《温飞卿集笺注》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