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祖席离歌

晏殊 〔宋代〕 晏殊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踏莎行·祖席离歌》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此词咏别情。上片写饯行的情景,开始写送别场面,然后分别从居者、行者两方面写离情,一方面表现居者依依难舍,另一方面叙写行人不忍离去;下片单从居者方面写对行者的思念,因行者从水路乘船走,所以仍紧扣水波写。全词融情于景,情境如画,勾勒出一幅春江送别图,语言含蓄婉转、平易而意旨深曲。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祖席(1)离歌,长亭(2)别宴,香尘(3)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4)依波转。

饯行酒席上唱完离别的悲歌,亭中散了离别的饮宴,香尘遮住了视线,离人仍频频回首。送行人的马隔着树林嘶叫,行人的船已随着江波渐去渐远。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6)

画阁上我黯然魂消,上高楼望断天涯,夕阳下只见江波人边人垠。人世间人穷人尽的是离愁,我的心要飞到天涯地角寻他个遍。

注释

(1)祖席: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叫“祖”。后来称设宴饯别的所在为“祖席”。

(2)长亭:旅途中的驿站,为送别之地。

(3)香尘:地上落花很多,尘土都带有香气,因称香尘。

(4)棹:同“櫂”,划船的桨。长的叫櫂,短的叫楫。这里指船。

(5)画阁魂销,高楼目断:是说“居人”在楼阁之上遥念“”行人。

(6)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两句是说从连接到天边的水波,引出无边无际的离愁,而有“思绕天涯”的感觉。寻思:不断思索。

拼音版

shāxíng··

chángtíngbiéyànxiāngchényóuhuímiànrényìnglínxíngrénzhàozhuǎn

huàhúnxiāogāolóuduànxiéyángzhǐsòngpíngyuǎnqióngjìnshìchóutiānjiǎoxúnbiàn

作者简介

晏殊

晏殊

北宋名相、婉约派著名词人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景德二年(1005)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仁宗时,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当时名臣范仲淹、富弼、欧阳修和词人张先等,均出其门。卒谥元献,世称晏元献。诗属“西昆体”,词风承袭五代冯延巳,闲雅而有情思,语言婉丽,音韵谐和。其《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以属对工巧流利著称。有《珠玉词》,词存一百三十六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