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尽江湖千万峰,不嫌云梦芥吾胸。
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锺。
远客岂知今再到,老僧能记昔相逢。
虚窗熟睡谁惊觉,野碓无人夜自舂。
《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以议论入诗。颔联写邀月闻钟,涤除尘虑,表现对游宦的厌倦。颈联用转折含蓄的笔法,写与老僧的话旧,表现出诗人对东林寺的深厚感情。尾联写山寺熟睡和野碓夜舂,点明题旨。该诗意境高旷超脱,得庄子委心任运之旨。
看尽江湖千万峰,不嫌云梦(1)芥(2)吾胸。
看尽江、湖、河、海;阅过千万山峰。小小的云梦泽薮,哪里会芥蒂在胸?
戏招西塞山(3)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锺。
借得一点天真,请来了西塞山前的月亮;与她床头对坐,一齐倾听东林寺里晨钟。
远客岂知今再到(4),老僧能记昔相逢。
我没有想到,在今天再访旧游踪;老僧却记得,八年前的热烈相逢。
虚窗(5)熟睡谁惊觉,野碓(6)无人夜自舂。
我敞开窗儿睡了,是谁把我惊醒?原来远处的村野,还有水碓夜舂。
(1)云梦:楚国泽名。其址大致包括今湖南益阳、湘阴以北,湖北江陵、安陆以南地区。
(2)芥:芥蒂,比喻心中的嫌隙或不快。
(3)西塞山:在湖北省大冶县东,山临长江,是古代水战的要塞。
(4)今再到:陆游曾于1171年(乾道七年)入蜀中途来东林寺游览。
(5)虚窗:敞开窗。
(6)野碓:碓是舂米用具,用柱子架起木杠,杠的一端装置一块圆石,以足连续踏木杠的另一端,石连续起落,可以舂米,故舂米有连续的声响。野碓,山野间的水碓。
陆游在乾道六年(1170年)入蜀,路过九江,曾游历庐山,并住宿在东林寺。淳熙五年(1178年)正月,宋孝宗召陆游东归,二月诗人离开成都,顺江东下,秋天到达京城临安。《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这首诗写于六月东归过九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