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江行晚过北固山

蒋春霖 〔清代〕 蒋春霖

泊秦淮雨霁,又镫火,送归船。正树拥云昏,星垂野阔,暝色浮天。芦边,夜潮骤起,晕波心、月影荡江圆。梦醒谁歌楚些?冷冷霜激哀弦。

婵娟,不语对愁眠,往事恨难捐。看莽莽南徐,苍苍北固,如此山川。钩连,更无铁锁,任排空、樯橹自回旋。寂寞鱼龙睡稳,伤心付与秋烟。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木兰花慢·江行晚过北固山》是清代词人蒋春霖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词人自金陵移舟东下沿江所见及夜深梦醒之哀绪;下片写词人面对北固山感事伤时、忧国如焚之壮烈情怀。此词赋陈其事,从行船出发开始,一路逶迤写来,渐入佳境,曲折委婉与顿宕豪放处,疏密相间,美不胜收,其美学魅力来自作者对心灵的真实描摹。在思想上,这首词则继承南宋词人的传统,借写景咏爱国情怀,表达对时事的悲愤。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秦淮(1)雨霁,又镫火,送归船。正树拥云昏(2)星垂野阔(3)暝色(4)浮天。芦边,夜潮骤起,晕波心、月影荡江圆(5)。梦醒谁歌楚些(6)?冷冷霜激哀弦(8)

我停泊这艘船在秦淮的岸边,刚刚雨过天晴。两岸的灯火和船上的灯火正送我这正要还乡的归人的船。树的周围好像被云彩拥抱着,是那么昏暗的一片。旷野很广阔,就感觉星星的位置更是低垂。天慢慢地黑下来了,那昏暗的黄昏暝色从水面上直弥漫到天边。长满芦苇的江边,夜晚潮水澎湃的声音突然一阵高起来了,在江上水波的中心有一圈一圈的光晕。这圆圆月亮的影子照在江心,而随波摇荡。我在船上一梦醒来是谁在唱着哀伤的《楚辞》呢?好像听到江面上传来哀伤悲凉的琴声。

婵娟(9),不语对愁眠(10),往事恨难(11)。看莽莽南徐(12),苍苍北固,如此山川(13)。钩连,更无铁锁(14),任排空(15)樯橹(16)自回旋(17)寂寞鱼龙(18)睡稳,伤心付与秋烟。

月亮静静无言地照着我一个人,能和我相语的只有无边的孤寂忧愁和难以成眠的漫漫长夜。有多少家国个人的往事都是忘不掉的。看那广阔无尽的南徐平野,看这么苍茫的北固高山,是如此美好的山川。晋朝攻打东吴的时候钩连的铁锁尚且被烧断了,现在的满清连不可恃的铁锁也没有,更不用谈还有什么国防设施了。任凭敌人的军舰长驱直入在我们的长江上回旋驰骋,激浪排空。国家如此多难,而朝廷却一无作为与对策,只能把一切伤心都付与秋江上的一片茫茫烟霭。

注释

(1)秦淮:河名,源出江苏溧水县北,经南京而入长江。

(2)树拥云昏:化用杜甫《返照》:“归云拥树失山村。”

(3)星垂野阔:化用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

(4)暝色:夜色。

(5)晕波心、月影荡江圆:化用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波心荡、冷月无声。”

(6)楚些:此代指楚辞。些,语助词,楚辞句尾多“些”字。

(7)泠泠:形声词。

(8)哀弦:哀楚的乐声。

(9)婵娟:美人,代指月。

(10)愁眠:张继《枫桥夜泊》“江枫渔火对愁眠”。

(11)捐:捐弃。

(12)南徐:今江苏镇江。

(13)如此山川:梁武帝登北固,题“天下第一江山”。

(14)铁锁:晋王濬伐吴,吴人以铁锁链横江,王濬作大木筏沿江而下,烧断铁链。

(15)排空:拥塞天空,形容众多、气势浩大。

(16)樯橹:指战船。

(17)自回旋:随意出入游弋。

(18)寂寞鱼龙:化用杜甫《秋兴》:“鱼龙寂寞秋江冷。”

创作背景

关于《木兰花慢·江行晚过北固山》此词的写作时间和背景,今人或推测为“作者晚年南归,途经北固山有感而作”;或断定为作者“壮岁之作”,其时,“太平天国事发,南京已见烽火,但尚未为其所攻占”;近人吴徵铸在《晚清史词》文中则谓其乃哀鸦片战争中镇江之为英军所攻破(见1942年2月《斯文》半月刊第2卷第7期)。对照原词,比较三说,似以吴说为胜。吴文写于抗日战争期间,文中还感慨遥深地指出:“国无海防,何言天堑?今日读‘钩连’二句,盖有同恸。”查英军侵入长江在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是年六月,攻入镇江,直抵南京七月,迫清廷签订城下之盟——中英南京条约,八月,始退出长江。列强瓜分中国的一段屈辱历史,遂由此开始。依吴说,则此词反映的正是这一史实。

拼音版

lánhuāmàn··jiānghángwǎnguòběishān

qínhuáiyòudēnghuǒsòngguīchuánzhèngshùyōngyúnhūnxīngchuíkuòmíngtiānbiāncháozhòuyūnxīnyuèyǐngdàngjiāngyuánmèngxǐngshuíchǔsuòlínglíngshuāngāixián

chánjuānduìchóumiánwǎngshìhènnánjuānkànmǎngmǎngnáncāngcāngběishānchuāngōuliángèngtiěsuǒrènpáikōngqiánghuíxuánlóngshuìwěnshāngxīnqiūyān

作者简介

蒋春霖

蒋春霖

晚清词人

蒋春霖(1818—1868),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寄籍大兴。幼时即才名远播,屡应科举而不第,仅为两淮盐曹等地方小官十余年。母去世后辞官,生活窘迫,忧时感世,自沉于吴江垂虹桥。春霖早年工诗,中年始致力于词,因慕纳兰性德《饮水词》及项鸿祚《忆云词》,晚年自定词集时,遂名为《水云楼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