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寻李校书

元稹 〔唐代〕 元稹

款款春风澹澹云,柳枝低作翠笼裙。

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绿纹。

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

今朝何事偏相觅,撩乱芳情最是君。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早春寻李校书》是唐代诗人、文学家元稹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三联写景,早春之际,春色灿烂,万物生机动景与静景交错出现,动静结合,使春景别富生机,末联写情,直抒胸臆,抒发了对于李校书的深深情意。全诗处处体现色彩美、修辞美、意境美,读之如饮甘露,如沐春风。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款款(1)春风澹澹(2)云,柳枝低作翠笼裙。

天气晴朗,到处柔和春风和浅淡的朝云,仿佛迎面飘来一位端庄秀美的新婚娇娘。

梅含鸡舌(3)兼红气,江弄琼花(4)散绿纹。

含苞欲放的梅花像鸡舌,将轻轻的雾气也染成了红色,清澈的江面生出无数琼花江面散着绿纹。

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

褐绿色的小山莺在林间嬉飞,芦笋刚破土而出,才长出两三片嫩叶。

(5)何事偏相觅,撩乱芳情(6)最是君。

今晨我又有什么事情偏要寻找你呢?撩乱我心的人原来就是你呀!

注释

(1)款款:柔和的样子。

(2)澹澹:浅淡的样子。

(3)鸡舌:一种香料,即丁香。

(4)琼花:白玉般的花水花。

(5)朝:天。

(6)芳情:春天美好的心情。

创作背景

《早春寻李校书》此诗元和十三年(818)作于通州。李校书指李景信,景俭之弟。元和十年(815)于长安送元稹赴通州任,十三年(818)自忠州至通州访元稹,时忠州刺史为李景俭。

拼音版

zǎochūnxúnxiàoshū

kuǎnkuǎnchūnfēngdàndànyúnliǔzhīzuòcuìlóngqún

méihánshéjiānhóngjiāngnòngqiónghuāsàn绿wén

dàishānyīngshàngxiǎochuān穿shāsǔncáifēn

jīncháoshìpiānxiāngliāoluànfāngqíngzuìshìjūn

作者简介

元稹

元稹

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早年家贫。唐德宗贞元九年(793)举明经科,贞元十九年(803)举书判拔萃科,曾任监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旧官僚,遭到贬斥。后转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最后以暴疾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与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后期之作,伤于浮艳,故有“元轻白俗”之讥。有《元氏长庆集》,存诗830余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