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寻李校书

元稹 〔唐代〕 元稹

款款春风澹澹云,柳枝低作翠笼裙。

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绿纹。

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

今朝何事偏相觅,撩乱芳情最是君。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早春寻李校书》是唐代诗人、文学家元稹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三联写景,早春之际,春色灿烂,万物生机动景与静景交错出现,动静结合,使春景别富生机,末联写情,直抒胸臆,抒发了对于李校书的深深情意。全诗处处体现色彩美、修辞美、意境美,读之如饮甘露,如沐春风。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款款(1)春风澹澹(2)云,柳枝低作翠笼裙。

天气晴朗,到处柔和春风和浅淡的朝云,仿佛迎面飘来一位端庄秀美的新婚娇娘。

梅含鸡舌(3)兼红气,江弄琼花(4)散绿纹。

含苞欲放的梅花像鸡舌,将轻轻的雾气也染成了红色,清澈的江面生出无数琼花江面散着绿纹。

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

褐绿色的小山莺在林间嬉飞,芦笋刚破土而出,才长出两三片嫩叶。

(5)何事偏相觅,撩乱芳情(6)最是君。

今晨我又有什么事情偏要寻找你呢?撩乱我心的人原来就是你呀!

注释

(1)款款:柔和的样子。

(2)澹澹:浅淡的样子。

(3)鸡舌:一种香料,即丁香。

(4)琼花:白玉般的花水花。

(5)朝:天。

(6)芳情:春天美好的心情。

创作背景

《早春寻李校书》此诗元和十三年(818)作于通州。李校书指李景信,景俭之弟。元和十年(815)于长安送元稹赴通州任,十三年(818)自忠州至通州访元稹,时忠州刺史为李景俭。

文学赏析

《早春寻李校书》此诗是一首山水诗,读之如饮甘露,如沐春风。

首联写春风春柳。第一句写春风朝云,暗示气候温和,天气晴朗。“款款春风”写触觉,“款款”二字特妙,它不但写出了春风速度的缓慢,更写出了春风的神情——和蔼,春风的本色——柔。跟春风打一个照面,仿佛迎面飘来一位端庄秀美的新婚娇娘。元稹尊崇的诗人杜甫曾游长安城中的曲江,留下“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曲江二首》(其二))的美诗,“款款”修饰“蜻蜓”,写出了蜻蜓的悠闲自在,无忧无虑。元稹以“款款”描写无形的春风,与杜甫以“款款”描写“蜻蜓相比,青于蓝而胜于蓝。“澹澹云”写视觉,“澹澹”状云的浓度,“澹澹”二字亦妙,好似随手拈来,其实深见功力。若晴朗的天空无一丝云彩,那还不够美,美就美在天上有云,那云却是淡淡的,衬托在蓝蓝的天空中,仿佛姑娘们肩上的纱巾,轻盈缥缈。第二句写春柳,春风抚育下的柳枝已长出细细的嫩叶,远远望去,一棵柳树就是一条翠绿的筒裙。在微风下,柳枝轻扬仿佛绿裙起了皱缬;曲江边上,尽是柳树,树树柳枝在微风中轻扬,就恰如无数的舞女在尽情飞舞。

颔联写春梅春水。第三句写红梅,含苞欲放的梅花像鸡舌,满树的红梅,在春天的早上,将轻轻的雾气也染成了红色。第四句写春水,清澈的江面生出无数琼花江面散着绿纹。“弄”者,戏弄也。春水也似乎正高兴,欢腾的江水变戏法似地生出朵朵洁白的浪花,碧绿的江中泛动着阵阵波纹,那景致令人心旷神怡。

颈联写雏莺春笋。第五句写雏莺,褐绿色的小山莺在林间嬉飞,要不是“间关莺语花底滑”的话,很难感觉到山莺的存在,山莺就像一朵朵飘动的绿雾在林间浮动。“啼尚小”写莺叫声细脆,暗示莺是雏莺。第六句写春笋。芦笋刚破土而出,才长出两三片嫩叶。一个“穿”,形象地摹出了春的活力,破土的芦笋让人感觉到生命的力量,读者仿佛能听到芦笋拼命生长时,挤压泥土而发出的窸窣的声音。

尾联直接抒情。“撩乱芳情最是君”的“君”就是题目中的“李校书”。直抒胸臆,写出了自己和李校书的深情厚谊,紧扣了诗题中的“寻李校书”四字。

《早春寻李校书》此诗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三:

一是色彩美。“款款春风澹澹云”暗写朝云白,“柳枝低作翠裙”突出柳枝翠,“梅含鸡舌兼红气”突出梅萼红,“江弄琼花散绿纹”突出水花白,“带雾山莺啼尚小”暗写春莺褐,“穿沙芦笋叶才分”暗写芦笋绿。此诗富于色彩美。明代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评元稹诗时说,“微之多深着色”,而且“色欲其妍”,道出了元稹在诗歌中追求色彩美的旨趣。

二是修辞美。首先,比喻新颖。“柳枝低作翠栊裙”写柳枝似栊裙,是暗喻。“梅含鸡舌兼红气”写梅花似鸡舌,是暗喻。“江弄琼花散绿纹”把“水花”直接当作“琼花”写,是借喻。其次,拟人精妙。“江弄琼花散绿纹”以一“弄”字,赋予江以人的动作,是拟人。再次,对偶精美。诗的中间两联是工对,让诗富于形式美。另外,重言生动。“款款”状春风,“澹澹”状朝云,写出了春天气候的温暖,景致的优美,寄寓了诗人的愉悦之情。由于诗人巧用各种修辞手法。诗因而显得辞藻优美。

三是意境美。元稹为诗,“意必尽言,言必尽兴”(明·陆时雍《诗镜总论》)。此诗写景天地结合,远近互取,动静相衬,全面而生动地写出了早春的风貌。“此诗是一首山水诗,同时也是一幅山水画,景物清新怡人,意境热烈欢快。

作者简介

元稹

元稹

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早年家贫。唐德宗贞元九年(793)举明经科,贞元十九年(803)举书判拔萃科,曾任监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旧官僚,遭到贬斥。后转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最后以暴疾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与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后期之作,伤于浮艳,故有“元轻白俗”之讥。有《元氏长庆集》,存诗830余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